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服务毛绒产业质量提升

2021-11-23 12:25:56 中国质量报

让农牧民充分享受质量红利

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服务毛绒产业质量提升

□ 闫锡坤 李 艳

“047812号,羊绒细度13.79微米……”随着一组组检测数据报出来,内蒙古自治区纤维质量监测中心(以下简称内蒙古纤监中心)毛绒公证检验科科长邹俊原本严肃的脸上露出了笑容。“从事毛绒检验工作10多年来,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着毛绒质量一丝一毫的变化,真是一年比一年好。只要毛绒质量好起来,我们多辛苦都值得……”邹俊朴实的话语,道出了内蒙古纤检人的心声。

羊绒有“软黄金”之誉。内蒙古自治区作为全国重要的山羊绒生产基地,羊绒产业已成为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亮点。羊绒能否卖出好价钱,直接影响着农牧民的“钱袋子”。

内蒙古纤监中心(国家毛绒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在绒山羊集中区域推行标准化、集约化、产业化养殖模式,推广育成活体绒山羊羊绒细度免费监测,持续开展绒山羊品种“保种工程”,通过免费动态监测,不仅保护了优质品种资源,稳定了羊绒价格,实现了依据检测数据定级结价,还转变了农牧民的养殖观念。

推行绒山羊纤维细度免费动态监测工作以来,内蒙古纤监中心共为农牧民免费监测绒山羊15万余只,免费监测涵盖阿尔巴斯绒山羊、二狼山型白绒山羊、阿拉善型白绒山羊、乌珠穆沁白山羊、罕山白绒山羊5个优质绒山羊品种,实现了全区优质绒山羊品种全覆盖。

阿拉善盟阿右旗巴彦高勒苏木乌兰塔塔拉嘎查牧民刘维柱,是该旗白绒山羊育种核心群中的一员,自愿加入到“1396”超级绒山羊工程的实施进程中。经过几轮筛选,他家羊群中的280只山羊达到了优质白绒山羊标准。“从4月底到5月中旬,不到一个月的时间,绒毛就收完了。前些年,我家的羊绒细度相对较粗,都在15至17微米左右,现在基本上达到14.5微米左右,价格每公斤要比以前高出40元左右。”刘维柱说,实行品种选育后,他家的羊绒品质不断提高,曾在阿拉善白绒山羊评选活动中获得过很好的成绩。

鄂尔多斯阿尔巴斯型绒山羊品种得到有效保护,周边一万余户农牧民直接受益。

牧民吉亚图按照检测数据分群饲养、钊绒、分级,让他切实感受到标准化、科学化养殖带来的好处。由于产出的羊绒品质好,去年仅卖绒一项就增收6000多元。“有了检测数据,我们搞养殖心里也有标准了。”吉亚图高兴地说。

“过去搞养殖凭经验,现在靠科学,依据检测结果量身定做‘养殖套餐’,把标准化、科学化养殖引入牧业生产,我们受益匪浅。”鄂尔多斯亿维白绒山羊种羊场场长刘少卿深有感触地说。

大力推行优质绒山羊品种核心养殖区纤维细度动态监测推广工作,在养殖前端开展技术服务,从源头提高羊绒品质和优质品种推广,推动产业从数量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发展,是内蒙古纤监中心在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的领导下,紧紧围绕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力助推内蒙古自治区经济高质量发展,解决产业发展与草原环境承载、生态保护之间矛盾的重要举措。

内蒙古纤监中心将推行仪器化公证检验制度和相关技术、标准作为推动毛绒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持续推广公证检验制度,加快产业链前中端高质量发展。

鄂尔多斯乌审旗是内蒙古自治区传统牧业大旗,当地牧民人均收入60%来自细毛羊产业。长期以来,该旗的细毛羊因毛细、纤维长、同质性好、净毛率高而闻名。作为国家绵羊毛仪器化公证检验试点地区,乌审旗2020年交易的3042吨细羊毛全部按公检结果进行结算,每公斤售价比未公检羊毛提高3至4元,农牧民户均增收约2500元。

“乌审旗的细羊毛供不应求,就是因为有质量这张‘王牌’。”乌审旗牧民巴音都仁激动地说。优质的检验服务向牧区延伸,不仅为公证检验制度高效推进注入了活力,同时为打造品牌形像增添了动力。巴音都仁带领牧民成立了牧业合作社,现在合作社成员已发展到了100多户,他们生产的细羊毛品质好,畅销全国,甚至走向海外。

经过长期不懈努力,作为国产羊毛品牌的乌审旗细羊毛品质目前可与澳大利亚羊毛媲美,在国际市场占有一席之地。阿拉善“白中白”山羊绒和“阿尔巴斯”山羊绒是国际奢侈品的主要原料,其优良的品质在国际上享有美誉,确立了国际奢侈品原料优势地位。

内蒙古纤监中心以产业技术进步为引领,围绕毛绒产业检测技术难点进行攻关突破,在标准制定、快速检测方法、检测设备开发和人才培养上发力,持续强化科研技术创新,激发产业高质量发展内生动力。

在内蒙古自治区毛绒产业领域深耕服务多年的内蒙古纤监中心主任王莉表示,近年来,该中心积极发挥检验检测优势和职能职责,立足毛绒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现状,以巩固深化国家毛绒纤维质量检验制度改革成果为着力点,从完善地方法规、出台政策文件,建立多部门分工协作、沟通协调的运行机制入手,凝聚推动改革的合力,持续服务毛绒产业结构性调整和转型升级,推动了毛绒纤维生产交易环节及前端、后端的传统生产方式变革,促进了毛绒资源优势向质量效益转变,让农牧民和企业充分享受到质量红利,为自治区毛绒产业持续绿色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了纤检动力。

《中国质量报》【深入实施质量提升行动·行(企)业篇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紫云:一女子售卖未经检验检疫的生猪 ...

  • 福建省漳州市食品产业规模迅速壮大

  • 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促进产 ...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集中开展特色 ...

  • 甘肃省华亭市市场监管局围绕商品价格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