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吴成名 记者 李 辉)今年以来,安徽省铜陵市市场监管局围绕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具体工作要求,着力建立长效工作机制,持续强化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食品安全监督抽检5336批次,共检出131批次不合格样品,不合格率2.45%,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各项工作有力推进。
搭建风险预警交流平台,强化协作防控食品安全风险。铜陵市市场监管局联合铜陵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农业农村局、市粮食和物资储备局、铜陵海关等单位组织制定《铜陵市食品安全风险预警交流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及时互通食品安全抽检监测情况,牢固树立食品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及时发现和处置风险隐患,做到主动应对、及时响应、有效处置、全程控制。
规范食品抽检信息公布,积极引导公众合理消费。该局制定出台《铜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布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坚持依法科学、稳妥准确、客观公正、主动及时公布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截至目前,全市已公布食品抽检信息207期,共4364批次,其中不合格信息104批次,有效发挥了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布在惩戒食品安全生产经营违法行为、落实食品生产经营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引导公众科学合理消费、形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格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强化抽检不合格核查处置,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铜陵市市场监管局制定出台了《铜陵市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工作规则(试行)》,围绕核查处置“五个到位”(风险控制到位、原因分析到位、整改复查到位、行政处罚到位、信息公开到位),把工作任务细化到具体责任部门单位,明确职责和规范,强化监督检查,坚持严格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今年以来,全市已办理抽检不合格食品核查处置案件175件次,已办结案件按时完成率达100%,已罚没金额21.6万元,吊销食品生产许可证1家次,行政处罚到人1件次。同时,该局还组建核查处置“流动诊所”,对原因排查有困难的企业提供上门技术服务和支持。已开展“流动诊所”上门服务4次,为4家企业查找问题原因14项,开出整改建议书4份。
规范承检机构管理,不断提升抽检工作质量。该局制定出台了《铜陵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承检机构管理办法(试行)》,从能力要求、考核管理、责任处理等方面,规范承检机构抽样检验工作,确保各承检机构严格按照《食品安全抽样检验管理办法》等规定开展抽样检验,每月对各承检机构抽检数据开展抽查,及时整改存在问题,确保检验数据和结论客观公正、准确可靠,不断提升食品安全监督抽检工作质量。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