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对假冒质检报告必须“零容忍”

2021-12-02 14:15:05 中国质量报

□ 廖海金

只需提供产品的基本信息、无需寄送样品,购买者在电商平台一键下单,一份“检验检测报告”次日就能凭空出世,范围涵盖食品、家具、服装鞋帽等诸多领域。制假速度之快、样式之逼真、范围之广着实令人瞠目结舌。

产品检验检测报告是产品质量达标的书面证明,广泛用于食品检验、机动车检验、生态环境监测等领域。换言之,质检报告是产品质量的“体检证”、消费行为的“安全证”、市场经济的“信用证”。近年来,我国检验检测报告市场快速发展,2020年全国近4.9万家检验检测机构共出具检验检测报告近5.67亿份,市场规模约占全球检验检测市场的20%。可以预见,伴随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我国的检验检测市场有着更加可期的未来。

然而,近年来,通过电商出具的各类检验检测报告鱼龙混杂,报告质量从此前媒体的相关报道中可见一斑。其特点概括起来:一是“快”,在电商平台上一键下单,一份校服“检验检测报告”次日就横空出世;二是“简”,买家可随意提供“产品名称”“规格型号”“产品图片”等信息,无需送样照样可以拿到所谓的检验检测报告;三是“假”,不但卖家承诺“保真保查询过关”,而且出具的“报告”也确实带着CMA、CNAS等权威认证字样,就连防伪用的二维码,也像模像样地印在上面。

究其原因,一些机构和个人之所以敢于炮制不负责任的虚假质检报告,主要是“利”字当头。

质检报告是产品的质量通行证,也是消费者选购商品的消费指南,倘若质检报告充斥着虚假因素,不仅欺骗消费者,而且损害整个市场和所有行业的信用,将严重阻碍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正源于此,市场监管总局积极回应社会关切,今年7月,部署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打击网售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专项整治行动,有力地维护了市场环境。如今,又对制售假冒检验检测报告的网店依法处罚并公布典型案例,是对网络假冒检验检测报告违法行为的有力震慑,传递出强化监管的强烈信号和“零容忍”的鲜明态度,具有极强的警示意义。

对网售假冒“质检报告”必须“零容忍”。接下来,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还需进一步加大监督抽查、失信联合惩戒、违法处罚、行刑衔接力度,彻底打掉买卖虚假质检报告的灰黑产业链。

“质量强则国家强。”从某种程度上说,一份小小的检测报告关乎整个质量强国战略的实施,关乎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现。假冒检验检测报告问题,既是消费“痛点”,同样也关乎社会诚信建设。相关部门、平台等不同主体,要切实履行自身职责,持续强化线上线下检验检测市场监管,不断完善网络交易平台监测机制,压缩违法失信者的生存空间,为广大消费者营造更加放心的市场环境,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生活需要。

《中国质量报》【你评我议】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给网上广告戴上“紧箍咒”

  • App自动续费扣款期限乱象

  • 重庆市铜梁区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20 ...

  • 浙江省安吉县市场监管局开展对口腔医 ...

  • 2021深圳国际工业设计大展在深圳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