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特效神药,一盒就够,永不复发”“名贵中草药熬制,专攻睡不着”“老中医祖传秘方,治疗各种眼疾”……近年来,在一些网络平台经常可以见到类似的虚假广告。消费者被这些广告忽悠上当受骗的案例时有发生。
近日,江苏省南通市警方通报了一起特大电信网络诈骗案。案件中,犯罪团伙以合法公司为伪装,通过虚构医学专家和夸大药效等手段行骗,在全国范围内共有超过10万人受骗,被骗金额达3亿多元。警方称,该犯罪团伙为了诱人上当,采用各种“伪装术”,如接打电话时压低嗓门、放慢语速,冒充“老中医”,诱导对方购买高价“特效中药”。警方提醒,电信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广大消费者一定要提高警惕,看病买药尽量到正规医院、药店,不要轻信非专业医疗机构和所谓的“特效药”,以免被套路权益受损。
给人治病要防着被套路,给车“治病”也要警惕被设局。买车之后,车主们都会按照不同公里数或时间对爱车进行保养。不过,定期常规保养时具体需要做什么项目,许多车主并不清楚。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汽车4S店为多赚钱,将推荐项目与必做项目混在一起,糊弄不懂车的车主,变相多收钱。推荐保养手册之外的项目是时下4S店售后最为常见的做法之一,如何推荐、收费标准等均有套路。汽车维保业内人士提醒,车主在4S店遇到“深度保养套餐”“清洗套餐”等项目,建议多留个心眼,并非每辆车都需要进行类似的养护。开豪车的车主尤其要注意,车越贵,4S店蒙人的套路就越多。
商家设置套路,也是看人下菜碟,最受“青睐”的人群是老年人。据媒体报道,随着5G技术的普及,各大运营商加快5G套餐推广。然而,这些套餐中却隐藏种种套路,比如“免费升级”套餐。许多老年人有贪便宜心理,尤其对“免费”二字缺乏抵抗力。运营商客服通常会使用这样的话术:“为了回馈老客户,我们将免费为您升级XXX5G套餐X个月,如果您不想升级,可以取消,不需要额外付费。”对此,一些老年人往往只关注“免费”,却不知“X个月”“取消”等表述“话里有话”,稀里糊涂就同意了。X个月后,免费期结束,升级的套餐费用上涨,这时用户再找客服,就会得到“套餐只升不降”“原套餐已下架”等回复,先前所谓的“取消”已不可能。此外,“不限量”“免流量”等也是运营商常用的套路。
事实上,套路之所设,利诱是前提。而利所诱者,不分男女老少,有时年轻人更容易上钩。比如,在“双11”“双12”等网购促销节点,商家为推广产品提高销量,会搞一些促销活动,如“跨店满减”“入会领优惠券”“分享3位好友领大额券”等,这对喜欢网购的年轻人很有吸引力。但现实中,“优惠”往往是罩在价格欺诈陷阱口的伪装。常见的价格欺诈方式有3种:一是虚构原价及优惠折价;二是虚构优惠时段,比如号称“促销仅此一天,即将涨价”,但等促销时间结束后,商品价格仍与促销价格相同;三是结算价格高于活动页面标示价格。
纵观商家玩的各种套路,所谓话术基本都是文字游戏:强调“免费”“有奖”等具有诱惑性的词语引人关注,却把一些重要信息隐藏起来,或者有意强化一些限制条件。要避免落入陷阱,其实也很简单:坚信“天上不会掉馅饼”。
当然,面对商家设置的套路,消费者并非只能被动地躲避。当自己的权益受到损害,拿起法律武器维权,才是更具积极意义的选择。法律人士提醒,遇到价格欺诈,消费者要注重保留证据,如确定商家存在欺诈的故意,可以要求商家按照相关法律规定承担欺诈的民事责任。同时,消费者可以进行行政投诉,也可以到法院起诉。商家行不法之举得不到好处而总是付出沉重代价,这样一来,它们就有所惧,不敢再设陷阱害人,市场也就干净了。
《中国质量报》【观象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