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解决“卡脖子”问题必须加强基础研究

2021-12-14 10:56:15 中国质量报

□ 胡立彪

中国科学院院士白春礼日前在参加一次财经年会发表关于加强基础研究的主旨演讲时,提到一组数字,引人深思:2020年,我国研发投入超过2.4万亿元,其中基础研究经费投入近1500亿元,占比6%。这也是近年来基础研究经费占比首次达到6%,但主要靠政府财政经费投入,企业投入严重不足。据统计,美国企业基础研究支出约占全社会的28%,而我国仅占2.9%,仍存在较大差距。

现在一些媒体报道经常说我国面临许多“卡脖子”的技术问题。之所以被“卡”,深层原因正是基础理论研究跟不上,源头和底层的研究亟待加强。与投入不足相应,我国在基础研究方面存在诸多短板,既缺乏重大原创性和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标志性科技成果,也缺乏开创重要新兴学科和方向的灵感和创意,部分领域缺乏原创仪器装备。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底层原理不清,底层基础技术、基础工艺能力不足,工业母机、高端芯片、基础软硬件、开发平台、基本算法、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等瓶颈仍然突出。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学体系的源头,是所有技术问题的总机关。现代科学技术发展进入大科学时代,科学、技术、工程加速渗透与融合,科学研究的模式不断重构,学科交叉、跨界合作、产学研协同成为趋势。经济高质量发展急需高水平基础研究的供给和支撑,需求牵引、应用导向的基础研究战略意义凸显。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基础研究的基石作用,基础研究取得长足进步,投入大幅度增长,科研力量和科研条件大幅度改善,在国际上有影响的重大原始创新成果加速涌现。但与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要求相比,我国基础研究还远远落后,需要快步追赶。

加强基础研究,做好统筹布局和顶层设计至关重要。要坚持基础研究整体性思维,把握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日趋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注重解决实际问题,以应用研究带动基础研究,加强重大科学目标导向、应用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项目部署,重点解决产业发展和生产实践中的共性基础问题,为国家重大技术创新提供支撑。强化目标导向,支持自由探索,突出原始创新,强化战略性前瞻性基础研究,鼓励提出新思想、新理论、新方法。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在“十四五”规划多次出现关于“基础研究”的表述;继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抓紧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之后,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再次强调要“制定实施基础研究十年行动方案”。中央层面的部署,为加强基础研究指明了方向。

加强基础研究,最根本的还是要激发主体活力。一方面,要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切实把尊重科研人员的科研活动主体地位落到实处。既要完善适应基础研究特点和规律的经费管理制度,坚持以人为本,增加对“人”的支持,又要落实科研人员在立项选题、经费使用以及资源配置的自主权,释放人才创新创造活力,同时,切实保障科研人员工作和生活条件,强化对承担基础研究国家重大任务的人才和团队的激励。另一方面,要支持和引导企业面向长远发展和竞争力,提升前瞻部署基础研究。要扫除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间人才流动的制度障碍,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科研项目,对企业投入基础研究实行税收优惠,鼓励社会资金向企业投入。

加强基础研究是事关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性问题。基础研究着眼长远,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持之以恒抓,一步一个脚印走。只有经过艰苦努力,产出一批具有世界影响的重大原创成果,突破一批满足国家战略需求的关键科学问题和核心技术,培养一批基础研究领军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才能充分发挥基础研究对科技创新的源头供给和引领作用。

《中国质量报》【观象台】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安徽省芜湖市南陵县快递物流智能装备 ...

  • 常泰长江大桥江苏常州一侧6号主塔的 ...

  • 一季独秀到四季绽放 媒体记者领略兴 ...

  • 升级改造后的乡村公路成网红打卡点

  • 东明黄河国家湿地公园:打造“生态”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