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孙海强 记者 孙中杰)民用液化石油气瓶(以下简称气瓶)数量多、流动性强,一直以来都是各地的监管难题。近期,河南省漯河市运用“互联网+监管”手段和二维码识别技术,让这一难题得到有效解决,实现了气瓶监管精准高效、风险可控。
这天,漯河市市场监管局特种设备安全监察科科长吴滢正在使用气瓶充装质量追溯系统查询数据。他一点鼠标,全市气瓶的使用登记、充装管理、检验报废、流转使用等信息在系统上一目了然。吴滢告诉记者:“这个系统已与全市36家气瓶充装单位的追溯系统打通,气瓶充装单位的相关数据自动向上传递,我们可及时掌握气瓶质量、安全运行情况。”
2020年以来,漯河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推进气瓶追溯系统建设,要求液化气充装站做到“一瓶一码”。使用单位可通过手机扫描气瓶瓶体上的智能角阀或电子标签,来了解气瓶的全面信息,相当于查看气瓶的“身份证”和“健康码”,可使执法人员和使用单位快速锁定气瓶质量安全隐患。
为了推动该市民用气瓶积极进入数据系统,漯河市市场监管局根据相关规定,要求全市液化气充装站只能充装本单位的自有产权气瓶,散落在群众家庭中或社会上的气瓶要求置换成站内气瓶。同时,加大对流动加气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督促气瓶“黑户”进入系统管理。目前,漯河市录入数据库的液化石油气瓶数量为136905只,与15家车用气瓶充装单位完成系统对接,录入车用气瓶数量4603只。今年,该局共检验到期需检验气瓶14625只,统一销毁“超期服役”报废气瓶10855只,消除了气瓶质量安全隐患。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