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筑巢引凤”到“凤舞九天”
——河南鹿邑实施“凤还巢”工程引领化妆刷产业高质量发展纪实
□ 杨新才 本报记者 孙中杰
日前,河南省鹿邑县2020年度县长质量奖评选结果揭晓。在3家获奖企业中,河南海新化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得分最高,名列榜首。这表明,该县在化妆刷领域实施5年多的“凤还巢”工程,迎来了“凤舞九天”的新景象。
据了解,鹿邑县化妆刷产业起源于上世纪80年代的尾毛产业。当时,尾毛加工企业及个体工商户有3000多家,遍布该县10余个乡镇,年加工尾毛5000吨,产值10亿元,创税3000多万元,为鹿邑赢得“中国尾毛之乡”的称号。后来,由于营商环境和产业自身发展的原因,众多尾毛加工者纷纷南迁或北移,到广州、深圳或河北、天津等地发展。鹿邑尾毛产业一度凋零没落。到2015年,该产业对鹿邑财政的贡献率降到最低值。
如何重拾昔日尾毛产业的辉煌?2016年,鹿邑县委县政府为吸引“金凤”回归,开始实施“凤还巢”工程。通过一系列“筑巢”优惠政策,当年就吸引分散全国各地的近百位鹿邑籍化妆刷企业老板回鹿邑创业。河南海新化妆用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秦应成就是该批回鹿邑创业者之一。
“县委县政府出台的一系列硬核措施,是吸引我回乡创业的直接原因。”秦应成说的“硬核措施”,包括该县每年拿出5000万元作为返乡创业发展基金,为返乡创业企业解决融资难题;规划建设近70公顷的化妆刷产业园,形成基础设施配套完整的化妆刷小镇;设立专项资金,为创业者提供新建厂房补贴、房租补贴及创业补贴;落实定向减税和普遍性降税政策。经过两年多发展,到2018年底,化妆刷小镇就集聚了百余家化妆刷企业,一个集产品研发、标准研修、品牌创建于一体的高档化妆刷产业集群初具雏形。
不仅如此,为促进化妆刷产业高质量发展,避免各化妆刷企业花费资金重复建设质检机构,县政府投入7000万元、预算30个财政编制,建起了全国唯一的省级化妆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为全县化妆刷企业免费提供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全过程服务,不仅为企业节省了大批资金,而且解决了他们产品质量检验检测难题。
为让“凤还巢”工程引来的金凤凰“凤舞九天”、创造骄人业绩,该县市场监管局对县政府一系列措施及时给予配套。制定实施《细尾毛》省级地方标准,为鹿邑尾毛制品在全国尾毛产品贸易中赢得了话语权。依托省级化妆刷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制定《化妆刷》省级地方标准并发布实施,为该产业高质量发展打下坚实的质量基础。在化妆刷领域开展品牌创建活动,全县化妆刷企业先后注册了50多个自主商标,申报了90多项专利,开发出美容化妆笔、航空仪器刷等14大类100多个品种的产品,培育高新企业4家,15家企业在中原股权交易中心成功挂牌。
与此同时,该局还为回乡创业者提供“保姆式”服务,项目建设全程护航,手续办理“一站式”办结,进一步缩短企业开办时间,申办人足不出户在家就能办执照。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题,该局与两家金融机构签订政银合作协议,仅半年时间就为包括化妆刷产业在内的全县各类市场主体融资6.3亿多元。
一系列“筑巢”措施的实施,引来一大批像秦应成这样的“金凤凰”筑巢鹿邑、翱翔九天,使鹿邑成为全国最大的化妆刷生产基地,被中国轻工业联合会评为“中国化妆刷之乡”。目前,该县已集聚化妆刷企业131家,化妆刷相关产业经营主体1000多家,年产高、中档化妆刷1.5亿套,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出口创汇2.9亿美元,带动就业6.6万多人,形成年创产值约50亿元、利税4.6亿元的特色支柱产业。
“当前,我们正在化妆刷产业开展‘万人助万企’活动,从标准制定、备案、查询,到产品检验、品牌创建、专利申请等方面,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技术服务。还启动了《化妆刷》省级地方标准升级国家标准工程。指导企业打牢标准、计量等质量基础,开展质量攻关和对标达标活动。选定10家具有影响力的化妆刷企业开展品牌培树,引领化妆刷产业迈上高质量发展之路。”该局局长陈玉星说。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