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典型经验带动一批小微企业
重庆巴南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深入有效
□ 王 丹 谢旺江
一切看起来都有点糟糕:公司质量管理体系不健全、不规范,没有企业管理制度;公司未按物流运输服务流程及控制要求,编制冷链物流的运输作业指导书;没有对冷链车的预冷情况进行监控。这样的公司,怎么可能实现“城市功能乡村化,乡村价值城市化”发展战略?
数月前,重庆凤凌物流有限公司的这个发展战略近乎纸上谈兵,如今则正在一步步实现。梦想何以照进现实?原因是有“外援”。今年以来,重庆市巴南区市场监管局以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为抓手,推动小微企业改进管理制度,提升产品质量水平,取得突出成效。该公司成为提升行动的受益者。
据了解,为充分发挥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对企业质量提升的作用,4月起,巴南区市场监管局与中国质量认证中心重庆分公司专家组成联合调研组,对辖区内涉及信息技术、仓储物流、食品等行业的10家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有关情况开展实地调研。对小微企业发展现状、获证比例、行业分布、薄弱环节、认证需求等进行了全面摸底分析,收集小微企业质量提升堵点痛点4个;邀请部分小微企业法人代表上门座谈,积极发动小微企业参与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
在此次提升活动中,重庆凤凌物流有限公司被确定为试点帮扶企业。巴南区市场监管局找准帮扶路径,借鉴国内外在质量管理领域的先进理念,提高公司对标准的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将质量管理体系的系统方法融合到公司物流运输服务管理过程中。帮助企业建立、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编制记录控制程序、人力资源控制程序、物流运输和服务控制程序、不合格品控制程序、不合格和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等17个程序文件,并建立了提升评估体系,目前运转良好,企业效率大为提升。
经过此次行动,巴南区市场监管局获得了3个经验:一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是小微企业生产管理的必由之路。ISO9001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是小微企业实现全员、全过程质量提升的保证,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一把钥匙。 二是建立管理制度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三是建立有效运行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是企业运转的关键。
典型引路前行,巴南区市场监管局通过重庆凤凌物流有限责任公司的案例,形成了能够带动产业整体提升的典型经验,带动更多小微企业内部管理日益规范化,产品合格率、市场竞争力等指标稳步提升。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