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唐毓敏
来到扬子江药业集团圣森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圣森生物)项目工地,“距设备联动调试倒计时XX天”的醒目大字映入眼帘。这里是圣森生物项目管理处副主任王彪临时办公的地方,他一早便戴上安全帽,前往正在进行机电安装的原液1号车间督查项目施工进度。
2008年,王彪加入扬子江药业集团,从洗瓶灌装到轧盖灭菌,几乎把生产线上所有岗位都跑了个遍。不到一年,表现优异的他被提拔为设备机长。之后的6年,他跟随车间经历了GMP认证、新品上线、工艺验证等过程,摸透了从一般区到洁净区百十种设备,积累了丰富的一线经验。
“稳当!”这是周围人评价王彪时用的最多的一个词。在生产现场,他总是那个最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人。
一个成熟的车间,由于车间原始布局设计、区域划分和定位等均已完成,王彪能做的工作有限,大多是技术改进和设备升级,很多想法无法大刀阔斧地落实。在有机会参与到圣森生物新项目建设时,王彪毫不犹豫地选择迎接“挑战”。
2020年底,王彪初到圣森生物时,那里还是一片空地,他将以往的经验和想法进行梳理总结,从设计开始就提出改进,大到配电柜的排布、整列设备的投入,小到洗衣中心的设置,极大程度上规避了以往的缺陷。王彪在一张几乎空白的图纸上慢慢描绘,设备、厂房、硬件设施系统等逐渐变得立体。
圣森生物设定了“四化四中心”设计理念,即将自动化、智能化、数字化、绿色节能化与生产包装中心、物流中心、检测中心、动力中心等建筑有机融合。想要实现内部一体化的目标,必须做足前瞻性考量。
耗费了王彪最多心力的要数BMS(建筑设备管理系统)建设。一个车间的设备形形色色,来自不同的厂家,想要将这些五花八门的软硬件汇聚到同一个系统平台,肯定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请厂家来换硬件、改协议等,投入的人力财力非常巨大。
在冻干粉针剂2号车间担任副主任时,王彪搭建了车间工艺设备SCADA(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该系统涵盖范围较为单一。为了拓宽圣森生物系统覆盖面,将所有关联系统全部整合到一个平台,王彪在前期做了大量准备工作。他在撰写用户需求说明时,将控制系统、协议、接口等细则逐一规范,要求厂家提供对应的程序点位表,为系统间互联互通打下了坚实基础。
“人都有目标,没有目标不就成混日子了嘛!”王彪笑着说。近期,原液1号车间即将完工,但对王彪来说,这只是他在圣森生物的一个开始。手边那本《生物工程下游技术》的书边已经卷起,他打算继续夯实生物制药专业知识和法规,做好二期项目建设,为集团打造一个更高标准的生物制药工厂。
《中国质量报》【扬子江药业质量巡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