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组织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应着力“七个加强”

2021-12-23 11:27:54 中国质量报

□ 刘年生

习近平总书记在致中国质量(杭州)大会的贺信中指出,中国致力于质量提升行动,提高质量标准,加强全面质量管理,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推动高质量发展。质量提升已成为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形式和重要手段。在实际工作中,政府部门抓好质量提升行动,除了应强化组织领导、周密部署安排、集中力量推动、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以外,在具体组织实施中应力求做到“七个加强”。

一是加强质量知识普及。使质量提升的组织参与者明确提升的主题和核心是质量,认清质量的属性、熟知质量特征,了解质量从微观到宏观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变化和要求。

切实把握好质量与相关要素的关系,从而有效掌握推动质量发展和质量工作的主动权。在平时工作中,政府部门经常谈到的有二个“第一”,即安全第一、质量第一。在具体落实上,可能把安全看得更重。对此,我们务必辩证的、联系的去认识和看待,不能以简单的先后来区分,也不能只重眼前或外表,不看长远和本质。事实上,质量是安全的保证,没有质量就不会有安全;安全又是质量的基础,也是质量的一部分,二者不可分割,在事物的构成上同等重要。

质量与安全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互为条件的,二者相辅相成、相生相长。所以,抓质量发展,必须始终贯彻安全意识、强化安全措施、不断消除安全隐患,切实守牢安全底线。企业发展同样如此,在提升质量、促进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应把安全作为质量的基础来对待,切实抓紧抓实抓细。同时,也不能一味保安全而不敢追求更高质量,必须通过对质量的不断追求实现对安全问题积极的“防”。这样,企业就能在追求质量、保障安全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产品同样如此,质量必须是建立在安全基础之上的,否则,质量就会成为空中楼阁、更高的创新和追求也可能带来更大的恶果。对质量的评价,也包含有安全性要求。只有在满足安全要求的前提下,质量最终评价才能成立,比如产品经久耐用、舒适好用、美观实用等,这实际上就是安全基础上的质量发展递进过程和不同阶段所形成的质量结果。从市场监管系统的质量发展工作而言,也存在抓质量与抓安全的关系问题,组织开展产品召回、风险监测、合格率评价等,看似重点在安全问题和底线问题,但实际上只有解决底线问题才有可能攀上高线,所以,这些工作的推进,对质量发展来说同样具有积极促进作用。因此,在质量发展工作的具体推进上,也应做到抓质量不忘安全、抓安全不离质量,要两手抓、两促进,如此质量发展工作才能更好地履行职责、提升工作水平和层次。

二是加强质量技术服务。质量提升在组织实施中,最直接的就是开展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质量技术服务。要实现优质高效服务,就必须改进服务方式、深化服务内容、促进融合服务,推进质量技术“一站式”服务,切实解决质量技术服务“零距离”、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问题,促进产品、服务和工程在设计、生产制造和应用过徎中实现精准化、规范化、有序化。

要积极推动建立以服务中小企业为主的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针对中小企业质量发展中的短板、薄弱环节强化帮扶举措,比如,加强质量诊断和改进、标准比对和标准化生产、计量测试与校准、认证认可和检验检测、先进质量管理方式方法应用等服务,拓展专利应用、知识产权、品牌培育、行政审批等方面服务,切实解决中小企业质量技术支撑和服务方面的难题。

三是加强全面质量管理。质量提升的关键,应突出全过程、全方位、全员管理,积极引进和导入先进管理方法,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不断提升质量管理水平,使产品、服务和工程从设计、原材料把关到生产制造、市场应用等全链条,始终在可控范围之内,形成以质量为主线的良性循环,使质量成为产品、服务和工程的决定性因素。必须切实解决好质量与管理的关系问题,强化质量与管理的有机结合、充分融合,切实做到以管理促质量、以管理保质量、以管理强质量,使质量始终在管理的约束和控制下稳步发展、不断提升。

四是加强质量问题解决。质量提升行动要以问题为导向,紧盯质量弱项、质量短板,持续组织开展,在不断完善扶持政策、不断强化管理措施、建立健全严格的质量管控机制中,有针对性地抓改进、抓整改、抓提升,做强质量;要着力攻难关、解难题、强弱项,不断打磨、精雕细琢、持续改善,追求更高质量;要一个一个问题解决、一个一个企业过关、一个一个行业通过,确保质量问题有效解决、不留质量安全隐患;要围绕“质量零缺陷”的目标不懈追求、永不停步、勇攀质量高峰。

五是加强标准引领。抓质量提升,必须抓住标准这个“牛鼻子”,强化标准自我声明公开,严格比标、对标、按标生产,以标准化统一规范产品、服务、工程以及企业和行业行为;必须解决“同标同线同质同价”问题,营造重视标准、追求高标准的市场竞争氛围;必须抓标准水平提升,着力提标、升标,切实推进标准化工作,促进标准领跑,力求掌握标准话语权,推动质量管理和水平全面整体提升。

六是加强品牌培育与建设。抓质量提升要明确质量与品牌的关系,强化品牌意识,在抓质量的同时,加大品牌培育和建设力度,使质量、信誉真正成为品牌的核心,成为追求的目标;要强化品牌激励,加大对品牌的宣传力度,使好的品牌有好的市场、好的效益和好的发展前景,使品牌成为高质量发展的象征和标志。

在品牌建设的具体实施中,政府部门应把质量作为品牌的核心、把信用作为品牌的根本、把文化作为品牌的灵魂、把市场作为品牌的土壤、把忠诚作为品牌的追求、把效益作为品牌的目标,在这“六个方面”发挥作用,即创建指导作用、培育推动作用、宣传引导作用、激励促进作用、管理规范作用、保护支持作用。

七是加强多方投入。质量提升是工作或工程,所以是需要投入的。凡投入,不一定会有理想结果;但不投入,则一定是没有结果。一般情况下,投入和产出是成正比的。所以,有人说质量是投出来的,即便是失败的投入,也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因此,组织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必须加大投入、舍得投入,一份投入一份耕耘,就一定会有一份收获。否则,只能是异想天开。当然,投入不应成为单纯的政府行为,更重要的是调动市场主体和企业参与的积极性,质量上的投入归根结底应由市场决定,这才是正道。只有这样,投入与产出才能在市场中产生质量效益,从而实现有效高效结合、发挥出更加直接的作用,也才能更深刻地影响市场主体和企业的长远可持续发展。

在具体实践中,我们作了一些量化分析统计,从获得的量化指标中能够得出的结果是,质量提升的投入和产出的直接经济效益之比,至少可以达到1∶10以上,综合统计则远远超出这个比例。

总之,处于高质量发展的今天,质量提升行动具有广泛的发展需求和社会需求,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用性,只要坚持不懈、持续推动,就一定会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和坚实可靠的支撑。

(作者:湖北省市场监管局二级巡视员)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山西晋中:工人在检测汽车

  • ​玛莎拉蒂Levante 锋芒版

  • 新汽车“三包”规定2022年1月1 ...

  • 一图看懂:新汽车“三包”规定

  • 江西省于都县市场监管局开展特种设备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