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风而动查真相 急民所急护民生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高效开展网络舆情监管获民众点赞
□ 彭丛林 本报记者 傅江平
近期,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围绕民生领域群众反映强烈、社会舆论关注的突出问题,查办了一批民生领域违法犯罪行为,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其中,查办的“某知名零售企业篡改进口啤酒保质期”“我命油我不油天公司”“千元奶茶”“某知名餐饮使用发臭肉沫”等案件成为经典案例。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效的网络舆情监管,为深圳市有效开展民生领域的市场监管工作提供了重要助力。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始终主动学习,熟悉网络舆情的“套路”,跟随网络的“快速递进”,不断寻找解决市场监管舆情事件的“良方”,始终牢牢抓住舆情的引导权。有网民曝光某知名零售企业存在篡改啤酒产品保质期的嫌疑后,该局立即联系曝光者收集相关材料,同时告知该零售企业提交产品进货证明。随后,该局通过系列调查,证实了该零售企业的确存在违规行为,并作立案调查处理。系列行动在短短几天内完成,收获了舆论好评,获得一片支持。
关于“蹭”社会热点的舆情时有发生,有人注册的“我命油我不油天”公司被驳回后,竟P图造谣,称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给出的驳回理由是“建议更改字号,别搞花里胡哨的”。该造谣事件在网上引起广泛关注,有部分被谣言欺骗的网民称“驳回理由不充分不合理”并质疑审批程序,对深圳市市场监管工作造成了不好影响。该事件发生后,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抓住舆情处理的“黄金24小时”,公开发布真实的“驳回理由”截图,有效击破了谣言,抓住舆情关键要素,遏制了这场“闹剧”的发酵。
记者统计发现,在多次舆论争夺战中,深圳市场监管部门以服务民生为出发点,“快准狠”处理舆论所关注的市场监管领域民生大小事,不仅受到了网民的称赞,也避免了公信力陷入“塔西佗陷阱”。
为什么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能够快速有效完成各类舆情监测监管任务?该局相关负责人说:“其中的一个关键就是在舆情中做到灵活‘联动’。市场监管舆情不是‘单人任务’,要想最快、最佳处置舆情,就必须多个部门联动处置,线上线下找准时机共同发力。”
比如,有市民在深圳某奶茶店购买奶茶时,被店员告知一杯奶茶1000元。该市民询问奶茶价格为何如此高昂时,店员说因为食材是用一定年龄的橄榄做的,成本较高,而奶茶的成本也不低。该事件迅速在网络发酵,被广大网民称为“千元奶茶”事件。面对不断高涨的舆情压力,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深圳市稽查局和深圳市各区局等多个部门联动处置,快速核查事件真相,发现该店铺涉嫌虚假宣传。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第一时间对该违法行为立案查处,并持续通报后续处理情况,向外界传达责任意识,精准回应了舆情争议。
除了灵活“联动”之外,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还主动围绕各地舆情拓展监管业务,有效将潜在的风险扼杀在摇篮中。
近年来,市场监管舆情由地方发酵至全国、由全国再波及地方的案例不在少数,这类问题又往往存在于连锁品牌店中。2021年11月底,有自媒体爆料某知名餐饮品牌某店铺使用发臭肉沫等过期食材,引发舆论关注。该餐饮企业在全国有600多家门店,其中在深圳有34家。虽然此次曝光事件发生地并不在深圳市,但为守护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深圳市场监管部门还是在得知相关舆情后,突击检查了该品牌在深圳的这34家门店,并发布相关通报,给予当地市民最大的食品安全保障。这样的事情时有发生,深圳市市场监管局也因主动作为获得了舆论的“点赞”。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被动接收投诉信息不如主动挖掘舆情。只有抓住舆情爆发的潜藏点和关注搜集关联舆情,把责任从“点”落实到“线”,再落实到“面”,发挥好“市场监管”这把利器,才能真正监管到位,管好一方市场,护好一方百姓。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