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助力乡村振兴的“金叶子”
福建省南平市市场监管部门统筹支持“三茶”高质量发展
□ 魏晓燕 吴米兰 江 岱
2021年3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燕子窠考察时,就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高质量发展作出重要指示。南平市市场监管部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发挥职能优势,促进南平市茶产业蓬勃发展。
世界上六大茶叶中,乌龙茶、红茶、白茶3种起源于南平,所以南平号称红茶的鼻祖、乌龙茶的故乡、白茶的发源地,在中国和世界茶产业中至关重要。如今,茶产业已经成为南平市的主导产业和民生产业,全市85%的乡镇、50%的行政村、45%的农户都从事经营跟茶产业有关的产业。2020年南平市全市茶园面积超4万公顷,占福建全省的18.1%;毛茶总产量7.9万吨,占福建全省的17.2%;毛茶产值41亿元,茶产业产值占GDP比重逐年增长。
为优化茶产业营商环境,推动茶产业实现质量领先,南平市对重点茶企开展“一对一帮扶”,帮助协调解决困难,鼓励支持有潜力的小企业做大做强。目前,已培育规上茶企84家,市级以上龙头企业55家,其中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两家、省级龙头企业33家、市级龙头企业20家。
“今年以来,按照《南平市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南平市各级市场监管部门研究制定‘三茶’统筹发展的新政策新举措,全力助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南平市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吴良应说。
一座武夷山,半部茶业史。为了做大做强武夷山茶产业,武夷山市市场监管局围绕“质量优先、品质一流”目标,强化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各个环节质量监管,优化茶叶市场流通环境,逐步规范标签标识,做到产品一品一码可追溯。
为推进“三茶”统筹创新,武夷山市发布实施了武夷龙须茶团体标准、陈年武夷岩茶团体标准、陈年武夷岩茶仓储技术规范,完成武夷岩茶和武夷红茶实物标准样品复制工作,并在武夷岩茶的保护、产品质量的监督、市场流通的质量技术仲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还积极推动福建省质检院及其所属的国家食品检验中心在武夷山设立国家食品检验中心武夷山分中心。
截至2021年10月,武夷山干毛茶产量2.1万吨,产值22.85亿元。武夷岩茶连续5年位列中国茶叶类区域品牌价值第二名,品牌价值710.54亿元,武夷山荣获“2021年度三茶统筹先行县域”“2021年度茶业百强县”“2021年度区域特色美丽茶乡”称号。
南平市松溪县被誉为“中国九龙大白茶之乡”“中国绿茶之乡”。近年来松溪县市场监管局以种质资源保护和优新品种保护为突破口,推进绿色生态茶园建设,创新发展科技特派员制度,推动茶产业集群发展,打造产业集群平台,着力推动茶叶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主打优质小品种的松溪九龙大白茶,茶青价格3年间翻番。
十几年前,南平市政和白茶还藏在“深闺”无人识。如今,随着政和白茶价值不断提升,白茶茶业得到当地政府重视,中国白茶城项目应运而生。在白茶城建设期间,南平市市县两级市场监管局出台政策、紧抓质量、做好服务,设点协助注册登记,为商家提供点单式服务,增加抽检次数,实现全县茶叶抽检全覆盖。2021年4月,集智能仓储、检测认证、金融服务、价格指数发布等功能于一体的白茶城投入运营,目前交易额已突破1.5亿元。
“我们还通过立足生态资源、打造绿色品牌、推动融合创新,建立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扩大了茶产业规模,提升了茶产业效益,激发了茶产业活力。”政和县市场监管局局长汤永珍表示,政和白茶产业实现“蝶变”式跃升,成为脱贫致富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离不开全县范围内的品牌建设全覆盖、品控分析全链条、安全监管全方位。
南平市建阳区是中国水仙茶和小白茶的发源地,建阳区把“建阳水仙”“建阳白茶”纳入“武夷山水”品牌中,有力提升建阳茶产业品牌知名度。出台《建阳区关于进一步推动茶产业持续发展的实施意见》,多举措助力茶产业规模化发展。同时,全面推进茶园生态建设,促进茶业由增产转向提质,加快推进“一品一码”全过程追溯体系建设,强化对茶企和茶农的示范培训。
市场监管部门的努力见到了实效,当前南平市茶产业正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愈行愈远。截至2021年10月底,南平市规上茶叶企业加工产值达到61.2亿元,同比增长8%,茶叶收入约占南平市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3,茶业真正成为南平乡村振兴的“金叶子”。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