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玉龙
近年来,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分工精细化,一批生活服务业新工种蓬勃而起,不断刷新“职业版图”。然而,“新”既代表着空间广阔、潜力无限,也可能意味着标准模糊、无规可依。记者采访发现,不少新职业在准入、服务、收费等方面存在漏洞,甚至挂羊头卖狗肉,在“新”马甲下干着“旧”勾当。
(据1月7日《工人日报》)
遛娃师、陪诊员、汽车陪练、整理收纳师……这些顺应市场需求出现的“新工种”的确满足了一些特殊群体的现实需要。但在准入、服务、收费等方面存在的漏洞,不仅不利于这些新工种的发展,也难免会影响到消费者的消费体验,更不排除消费纠纷的不断涌现。
具体来看,作为新工种,整理收纳行业尚缺乏准入要求,由此滋生培训考证乱象,有的办起了“三无”速成班,证书给钱就能拿;在汽车陪练行业,向来没有“从业资质”一说;陪跑族定位模糊;陪诊行当收费乱象突出……这些显然不利于市场的发展。
生活服务业新工种不能剑走偏锋,亟待市场监管部门发力。诚如媒体指出,很多生活服务业新工种并非横空出世,而是自传统业态衍生而来,但却游离于政府对原行业的监管之外,处于“无准入门槛,无服务标准,无主管单位”的“三无”状态。因此,市场监管部门对市场中出现的这些新工种需要完善规则,通过标准的完善促进市场的规范。
同时,行业自律也需要引起重视。应该看到,引领新工种健康发展需要从国家层面建章立制,但是,从行业自身来讲,也不能任由乱象丛生。而且,对于从业者来说,摆脱“小散乱”也是共同心声。故此,行业自身当强化自律,以良好的服务及信誉服务市场、赢得市场才是正道,也唯有市场规范了,行业才能走远走稳。
站在从业者的角度来讲,面对新的就业机会应该少些盲从。比如,新业态从业者参加培训、报考证书时要仔细甄别,可到权威网站查询该工种是否纳入国家职业资格目录,若发现有机构打着官方旗号收费发证,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投诉。同时,也应正确认识自己的能力,切莫为了一己私利给消费者带来权益侵害,甚至干扰市场秩序。
此外,消费者在消费时也应增强防范意识。一方面,注意核实服务提供主体的经营资质,并与之签订合同明确权责,确保自身权益不受侵害;另一方面,当自身权益切实受到侵害时,要第一时间通过法律途径维权。综合而言,生活服务业新工种顺应了社会发展,但唯有更加规范,才能在合法合规中走向壮大,真正实现惠利各方。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