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七版>>

探寻山东泰顺斋食品有限公司质量变革的“根”与“魂”

2022-01-20 17:26:48 中国质量报

挖掘文化价值 讲好品牌故事

探寻山东泰顺斋食品有限公司质量变革的“根”与“魂”

□ 王成成 本报记者 朱文达

“老字号品牌要持续发展,不能忘记‘根’和‘魂’。”在山东泰顺斋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泰顺斋)的南肠博物馆里,泰顺斋董事长刘锋介绍说,2013年,“莱芜口镇南肠”传统制作技艺被列入山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在保证产品质量的基础上,泰顺斋深入挖掘口镇南肠的文化价值,讲好口镇南肠故事。

坚守百年技艺 弘扬传统美食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口镇人逢年过节必备的年货就是“口镇南肠”。据了解,泰顺斋生产的莱芜南肠采用最新鲜莱芜黑猪肉,配以8种香料,经过6道工序精制而成,产品酱香浓郁,食有回味。

“莱芜南肠工艺和口感源于其中添加的多味中药材,因此我们将传统技艺传承至今,一直沿用老一辈的‘祖传秘方’,保证产品口味和口感的百年流传。”刘锋表示,作为一家老字号企业,只有深入挖掘百年品牌企业独有的文化内涵与核心竞争力,才能永葆生机与活力。

记者了解到,莱芜南肠用料考究,比如,八角精选自广西梧州市藤县,且必须采用秋后水烫果。“八角从春天到秋天一直有收获,但是我们必须采用秋后成熟的果实,用水烫过的果实杀死了里面的种子,干湿度比较合适。因此八角我们一直沿用了用秋后水烫果的要求。”刘锋说。

在泰顺斋的生产车间内,当黑猪肉与各种香料混合在一起搅拌、融合时,它们各自融入彼此又保持着相对独立,巧妙地使香肠的口感层次分明又回味无穷。用“百年秘传”精准配比,才能展现莱芜南肠味道香醇、余味悠长的特点。而这些极考究的配方背后,是泰顺斋南肠历经百年的不变传承。用料的执着,不仅仅是对品质负责,更是对传统的尊重。“我们一直依托‘四老一新’,也就是老厂址、老员工、老配方、老口味、新形象,以传承和发展为己任,致力于打造莱芜地方名吃,弘扬传统美食文化。”刘锋说。

创新求变 书写质量发展新优势

企业发展的核心是创新。在刘锋眼里,老字号企业要发展,就要突破老观念,解放思想,不断创新。按照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不断改良工艺,开发新产品。

一直以来,灌肠制品都是采用自然风干晾晒工艺,肠受到阳光、风力和空气中有益菌的影响,形成的口感自然且风味独特。目前,国家对食品质量安全要求越来越高,传统莱芜南肠的制作工艺也必须升级提档。为此,刘锋和研发团队对生产设备进行了一系列改造。“晾晒在传统技法中并不是随便晒晒,必须要根据光照、温度、湿度和风力随时进行调整,所以我们围绕晾晒的这4个要素,对室内晾晒风干室进行调整,不仅解决了室外晾晒可能导致的部分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疑问,也完美解决了传统莱芜南肠不能全年生产的弊端。目前,我们可以保证,客户餐桌上的产品全年都是最新鲜的产品。”刘锋说。

据介绍,泰顺斋烘干智能控制系统采用内部循环结构,利用高温、低温的温度曲线调整烘干效果,不仅缩短了量产时间,提高了生产效率,做出的产品口味与自然晾晒的产品口味相差无几。“我们从开始研发到设备调试完成,大概用了三四年时间,不断调整,不断摸索,只为了保证产品的质量和安全。”刘锋表示。

除此之外,泰顺斋在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市场监管局的协助下,打造万级净化车间。万级净化车间在一定范围内排除了空气中的微粒、有害空气、细菌和其他污染物,保证产品不受微生物侵扰,保证产品质量;同时可以精准控制室内温度,做到“冷肉切丁”,全程保持肉在低温状态下,可以有效保持肉的新鲜度和营养成分,给成品带来更加稳定的品质和口感。

“标准化和工业化是老字号做大做强的必由之路,我们不断推进技术创新,运用新技术、新工艺扩大和提升生产水平,力争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跟上时代潮流。”刘锋说。

紧跟潮流 助推文化传承和创新

“科学、营养、健康、时尚”是泰顺斋的经营理念,也是泰顺斋一直践行的企业准则。

近年来,许多老字号企业的发展实践表明,老字号完全可以长出新枝、发出新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焕发光彩、争奇斗艳。泰顺斋运用互联网开展精准营销,构建线上线下一体化营销体系,深入挖掘百年品牌企业独有的文化内涵与核心竞争力,扩大了老字号在年轻消费群体中的影响力,重塑品牌活力。

“目前我们已经开通网上专卖店和直播带货,利用互联网让更多消费者知道莱芜南肠,品尝到莱芜南肠。”刘锋表示,2022年,泰顺斋将推出小包装休闲产品,将莱芜南肠制作成更适应于年轻人口味的产品,开发新零售,借力互联网,让更多人感受到莱芜南肠文化。

“做食品,更要做文化。未来,泰顺斋将继续传承和弘扬莱芜南肠文化,在保护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不断提升莱芜南肠品质,走产业化道路,让这份独特的‘烟火气’长久延续。”刘锋说。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探秘贵博布展现场:出库!国宝级孤本 ...

  • 2022年北京初雪来啦!

  • 在西岭雪山与杜甫唱情画意

  • 东风重点开展新能源智能网联领域专利 ...

  • 全新雷克萨斯ES300h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