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贸市场的变迁
——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沟张农贸市场见闻
□ 宋 佳 孙海强 本报记者 孙中杰
1月24日,农历腊月二十二。走进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沟张农贸市场,只见一排排柜台干净整洁,一条条通道宽敞明亮,分区摆放的各色菜品琳琅满目。前来采购年货的市民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过去,我们这个市场可不是这样。”年逾八旬、在漯河生活了50多年的退休老教师李玉福告诉记者。“以前这里的路面坑坑洼洼,下雨天到处都是积水,销售区域也没有划分,商品到处摆放;流动摊贩无序经营,消费纠纷经常发生……”说起这个农贸市场以前的状况,李玉福不住地摇头。
“转变就在最近这几年。”谈起农贸市场的变化,该市场的管理人员告诉记者,借着漯河市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契机,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大力推进农贸市场环境改造工程,硬化路面,完善制度,规整秩序,实施市场精细化管理,开展常态化的文明诚信创评、志愿服务活动,全市农贸市场完成了标准化、规范化的蜕变,“菜篮子”品质大大改善,老百姓的满意度也显著提升。
在沟张农贸市场一家熟食店门口,55岁的市民陈建民手里拎着一袋袋刚买的蔬菜、肉品,又在一个柜台前选购熟食。“市场经过改造后环境越来越好了,购物很方便。消费中遇到问题向管理人员反映,很快就能得到解决。市场门口都放有‘公平秤’,不用担心缺秤少量。为了沟张市场,市场监管人员很努力,我为他们的辛勤付出点赞。”他一边说一边竖起大拇指。
“商户很文明,不像之前经常大吵大闹,感觉整个市场很祥和,让人很舒服。”正在农贸市场内购物的杨丽女士说,过去大家不愿意到农贸市场去消费,主要是嫌那里人员太嘈杂,没有秩序,食品质量也难以保证。自从市场监管部门加强管理以后,无论是市场秩序,还是食品质量,大家都觉得很放心。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为了让消费者放心购物、安全消费,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在加强道路、柜台等硬件建设的同时,还为全市11个农贸市场、66家明星商户配置了120台“公平秤”和标准检定砝码。每台“公平秤”都贴了二维码,消费者扫一下码,就可以知道市场管理员的联系方式等信息,方便消费者遇到问题后及时投诉。
漯河市市场监管局还在市区内7个消费人群较多的农贸市场建立了蔬菜农药残留快速检测室。38岁的陈丹平作为沟张农贸市场的快检员,每天天不亮就到岗,在不同的蔬菜摊位上至少抽取15到20种菜品,按规程进行质量检测,并在市场南、北两个出入口公示检测结果,为消费者提供消费指引。
为解决农贸市场人车混杂、秩序混乱问题,漯河市市场监管局还为沟张农贸市场、柳江路农贸市场、丁湾农贸市场等大型农贸市场安装了门禁,上午7时30分至11时30分实行门禁管理,严禁车辆进出市场,并在高峰时段安排专人执勤,劝导市民规范停放车辆。对各农贸市场实行网格化管理,每一位网格员,除了负责监督分包店铺的日常经营行为外,还负责处理占道经营、出店经营及乱停乱放、乱扔垃圾等问题。
“农贸市场一头连着民生,一头连着经济,是促进农产品流通与城市市场繁荣的重要节点。”漯河市市场监管局局长张炜说,通过基础设施改造和标准化管理,全市农贸市场经营、消费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固定商户和摊位入驻率也在逐年提升,日常交易活跃,呈现出一派繁荣发展的景象。
《中国质量报》【新春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