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监管部门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成果丰硕
深圳城市绿色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一
□ 本报记者 傅江平
近日,由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和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联合倡议成立的UNIDO-UNEP绿色产业平台中国办公室发布《2021中国城市绿色竞争力指数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深圳的城市绿色竞争力在全国289个城市中排名第一。
近年来,深圳积极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战略,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先后获批国家首批低碳试点城市、国家可持续发展议程创新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深圳蓝”“深圳绿”已成为深圳城市名片。
绿色低碳发展成果显著
在深圳的快递包装、金融、建材等行业,绿色产品认证正受到越来越多企业的重视和追捧。这一由深圳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其他部门推出的自愿性产品认证,意在引导绿色生产和绿色消费,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转型注入新的动力。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深圳市始终把绿色低碳作为发展的基本要素,坚持调整经济结构、推动发展方式转变,培育壮大绿色经济,构建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绿色经济体系,真正将绿色低碳理念融入经济社会发展之中,努力探索一条有特色的低碳发展新路径。
2014年,深圳在国内率先开展城市GEP(生态系统生产总值)核算。之后,深圳至少有8个区开展了GEP核算探索。GEP是地区绿色发展水平的重要衡量指标,其衡量的是一个地区在一定时间内生态系统为人类产生的最终产品与服务价值总和。深圳创新运用市场化手段推进低碳发展,率先在全国启动碳市场试点,现有管控单位超过600家,覆盖制造业、水务、公共交通、港口等30多个行业。
在政策机制保障方面,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等多个部门探索编制了深圳市碳达峰碳中和的顶层设计文件及行动方案。深圳市也配套制定了能源、工业、交通、建筑、市场、全民、碳汇等7个方面行动计划,共同构建起深圳碳达峰碳中和政策体系。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方面,深圳以低碳产业为核心,着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级,抢占低碳发展制高点。加快传统产业低碳化改造,严格控制高污染、高能耗行业发展,严把产业能耗、碳排放、环境影响的准入门槛。2021年,深圳市出台了《支持绿色发展促进工业碳达峰扶持计划操作规程》,规定对深圳企业获得国家、省、市级包括绿色制造在内的13类示范荣誉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奖励,通过打造地方绿色制造体系,更好发挥扶持政策带动作用,激励制造业绿色低碳化发展。
今天的深圳,经济总量位居亚洲城市前五,能耗强度和碳排放强度仅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3和1/5,处于全国最低水平;清洁电源装机占比近80%;新能源汽车超过50万辆,绿色建筑超1.4亿平方米,新能源汽车和绿色建筑推广数量全国领先。
绿色产品认证受追捧
深圳的城市绿色竞争力,在产业绿色发展中体现得尤为突出。近年来,深圳市市场监管局协同其他部门,以质量提升行动大力推动产业升级,加快高耗能、高污染落后产能淘汰步伐,多次组织开展碳排放核查员及核查机构备案工作,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绿色低碳产业年增加值超过1000亿元。
深圳市坚持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工业发展的方方面面,积极打造工业绿色制造体系,持续开展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工业园区、绿色供应链示范企业创建工作。截至2021年底,深圳共创建国家绿色工厂45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7家,绿色工业园区两个,绿色产品71个,绿色设计示范企业5家,绿色制造系统集成和解决方案供应商项目8个,国家绿色数据中心4家,初步建立了工业绿色制造体系,积累了丰富的绿色制造申报评审经验。
目前,深圳约有700余家企业累计获得节能、节水、环保等各类绿色产品认证证书超过4000张。深圳市的绿色产品认证工作已走在全国前列,越来越多的绿色认证证书也有效提升了深圳企业绿色发展的意愿和意识。
绿色产品是指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符合环境要求,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无害或者危害小、资源能源消耗少、品质高的产品。绿色产品认证是一种自愿性产品认证,意在选取消费者关注度高、消费升级急需、对生态环境及人体健康影响大的产品,按照统一目录、统一标准、统一评价、统一标识的方针,将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产品统一整合为绿色产品,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标准、认证、标识等体系。比如快递包装领域,绿色产品认证将从快递包装的资源、能源、环境和品质等方面进行评价。
深圳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深圳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先行优势。截至目前,深圳认证机构达到120多家,认证机构数量约占广东省的1/2、全国的13%。全市累计获证企业3.4万家,各类认证证书数量约13万张,在全国大中型城市中排名第一。深圳市市场监管局推动深圳计量与质量检测研究院成为全国首批11家绿色产品认证机构之一,在珠宝玉石饰品行业等深圳传统优势产业开展绿色产品认证,在行业内形成了示范效应。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