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李 冲 记者 岳 倩)从吉林省市场监管厅获悉,针对不同地域出现的二手车市场交易乱象,吉林省市场监管系统合同监管条线立足职能,历时6个月时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对二手车市场交易中存在的利用不公平合同格式条款侵权、违法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整治行动主要包括以下3方面重点内容。
一是制定合同条线《二手车专项整治方案》,从推广《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入手,打击利用不公平格式条款侵害消费者权益违法行为。通过调研、暗访等形式,吉林省市场监管部门了解到,目前二手车市场存在合同条款不完备、无照经营、价格公示不规范等问题。通过与市场主办方沟通和政策宣讲,促进了二手车市场规范合法经营。截至今年1月底,吉林省市场监管系统合同条线共组织走访企业1515次,出动执法人员2389人次,检查合同文本1293份,收集合同文本201份,约谈规范企业61家,已使用市场监管总局示范文本348家。
二是以二手车市场为切入点,全面解剖经营中存在问题,以点带面,以问题为导向,打好二手车交易监管整治的“组合拳”。向二手车经营业户集中发放《二手车买卖合同》示范文本,指导市场经营主体加大力度宣传推广示范文本使用,切实起到保护买卖双方合法权益和减少合同纠纷的作用。
三是针对部分二手车经营方无照经营情况,吉林省市场监管厅合同局组织属地市场监管局开展“服务促监管,解难促发展”行动,多次到现场进行宣讲和答疑,向经营方宣讲无照经营行为的危害,通过建立消费维权服务室,制定6条惠民措施,目前已有50余户办理注册登记。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