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后冬奥”时代的“冷”思考

2022-02-21 10:52:29 中国质量报

□ 张文礼

2月20日,北京冬奥会圆满落下帷幕。北京冬奥会不仅带动了“冰雪经济”的发展,更是让“3亿人上冰雪”成为现实。在这场举世瞩目的冰雪盛会中,我们既感受到了冰雪运动的魅力,看到了中国冰雪运动的蓬勃兴起,也看到了中国冰雪装备产业的创新突破。

在“后冬奥”时代,如何更好推进中国冰雪运动的供给侧改革,满足中国冰雪消费市场需求,让冰天雪地变成实实在在的“真金白银”,需要我们进行一些“冷”思考。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底,我国已有654块标准冰场和803块室内外各类滑雪场,国内参与冰雪运动的人数达到3.46亿。从2015年到2020年,我国冰雪产业总规模从2700亿元增长到6000亿元。这是中国冰雪运动蓬勃发展的亮眼成果。但与世界冰雪运动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冰雪运动在大众普及、竞技和产业发展方面仍存在较大差距,这亦是不争的事实。不难发现,相比我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冰雪运动市场需求,当前无论是我国的冰雪运动场馆场地还是运动装备,仍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这其中,冰雪运动相关产品的供给数量和质量,成为制约冰雪运动发展的重要因素。

近年来,借着北京冬奥会的东风,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布局冰雪运动产业。通过技术创新和自主研发,我国冰雪装备制造业取得了明显的发展。但因为长期以来基础薄、底子差,产业链条缺失,当下我国的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尤其是一些核心技术和产品仍然高度依赖进口,产业自主研发和供应的程度明显偏低。

冰雪变“白银”,冰雪装备产业国产化水平是必须要迈过去的一道槛。冰雪装备产业贯通冰雪竞技与群众冰雪运动,连接冰雪运动各方参与者,其发展状况和质量对提升我国冰雪项目竞技水平、推动冰雪运动意义重大。尽快提升我国冰雪装备产业质量水平,建设高质量的冰雪运动场地,加强冰雪运动产业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已成为重中之重,这也成为相关部门推动冰雪运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着力点。

国家质量基础设施对于冰雪运动的支撑作用,例子比比皆是。在冰雪运动中,计量工作随处可见,比如体育场馆及其设施需要对其温度、湿度、风速、采光、电磁干扰等进行监控,保证各项监测数据准确可靠。精准计量,是建设更高质量冰雪运动设施的必然要求。系统规范冰雪产业发展,标准同样不可或缺。就在近期,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下达11项冰雪运动国家标准计划项目,涉及高山滑雪、速度滑冰、冰球、冰壶等体育项目,涵盖冰雪运动赛事活动组织、场所运营管理、大众冰雪运动水平等级评价等,以标准普及群众性冰雪运动,引领冰雪产业发展。

同样,早在2019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文化和旅游部、市场监管总局等联合印发的《冰雪装备器材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9—2022年)》就提出组织实施冰雪装备器材标准领航项目,建设冰雪装备器材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该计划对于完善产业支撑体系,加快建设冰雪装备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促进冰雪装备产品质量提升方面发挥了实实在在的重要作用。

大到场馆赛道的建设、气象数据的监测,小到显示屏的研发、志愿者使用的胸牌,通过北京冬奥会的成功举办不难发现,我国的冰雪运动产业已然迈出了高质量发展的一大步。而加强质量基础设施建设,也必将成为我国冰雪运动产业更多细分领域蝶变的重要助力。相信随着更多利好政策落地,更多企业入局,让“冷”资源“热”起来,让冰天雪地变身“金山银山”,我们完全可期。

《中国质量报》【观察家】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广西壮族自治区玉林市市场监管局对热 ...

  • 北京市海淀区西北旺镇北京百旺农业种 ...

  • 中国青岛——德国曼海姆实现班列双向 ...

  • 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市场监管局对市场 ...

  • 甘肃省华亭市市场监管局加大特种设备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