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过度包装一直是媒体报道常规重点题材之一,而且社会上也不缺少促成舆论焦点的新闻由头。比如,前不久,某知名自媒体发布一段草莓拆箱视频,引起关注。在总长42秒的视频中,拆箱过程占了37秒。铝膜保温袋、泡沫箱、塑封、精装纸盒、抽真空锁鲜袋、海绵开孔垫、塑料托盘,精装礼盒从里到外包裹了7层。一盒24颗草莓的精装礼盒,层层包装成了它的最大噱头。对此,评论区里一些网友评论道,“价格”“心意”都花在了包装上。
客观地讲,商品离不开包装。商品从企业生产到消费者消费,中间要经过仓储、运输、销售等多个环节。在这个过程中,商品难免被磕碰或遭遇恶劣天气等,这就需要包装提供保护。此外,包装还具有识别、美化、宣传等附加功能,商家可借助包装展示商品价值,有效促进销售。从消费者角度看,商品的品质、等级等往往难以通过商品本身进行判断,而商品包装则包含很多有用信息,可以帮助其进行价值判断,引导其购买行为。由此可见,包装具有鲜明的市场属性,一定意义上讲,它是商品的组成部分。
不过,由于包装与商品之间存在功能区隔,包装需要依附于商品才能实现价值,一旦两者分开,包装的价值也会瞬间下跌甚至清零。认清了包装天然具有的依附属性,商家就该知道,赋予包装价值应有限度,厘清“珠”“椟”身份定位和市场逻辑,切莫诱导“买椟还珠”式消费。
令人遗憾的是,许多商家恰恰在试图颠覆上述逻辑。在销量和利润的导向下,工业设计领域盛行“形式追随市场”之风,而“形式追随功能”的理念被抛于脑后。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种设计策略,是所谓“有计划的废止制”。这一市场策略最初出现在汽车制造领域:在设计新的汽车样式时,要有计划地考虑以后几年间不断更换部分设计,造成有计划的“式样老化”过程,刺激和满足消费者求新求异的消费心理。后来这一理念逐渐扩展到几乎所有产品设计领域,并衍生出功能性废止(使新产品具有更多、更新的功能,从而替代老产品)、款式性废止(不断推出新的流行风格式样和款式,致使原来的产品过时而遭消费者丢弃)、质量性废止(在设计和生产中预先限定使用寿命,使其在一定时间后无法再使用)等多种类型。
“计划废止制”虽然发挥了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的作用,但也助推形成了非常有害的即时消费主义浪潮,造成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而在设计上只讲样式不讲功能的形式主义影响深远,至今流毒仍在。过度包装便是其“遗产”之一。数据显示,我国包装废弃物约占城市家庭生活垃圾的10%以上,其体积则占家庭生活垃圾的30%以上,每年包装废弃物总量达1.5亿吨,其中70%以上是由过度包装造成的。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过度包装情况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对于商品过度包装问题,我国政府一直高度重视。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了《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2021年9月,该标准修订后重新发布,新标准将于2023年9月1日实施)、《限制商品过度包装通则》等多项国家标准,相关职能部门依法加强监管,过度包装现象有所收敛。但就目前情况看,过度包装治理效果未能达到预期,主要原因之一是相关法规标准尚不完善,强制力较弱。因此,必须尽快制修订关于过度包装的专门法律法规,明确罚责,提高处罚力度。同时,职能部门要依法加强监管,严格执法,让法律规定落到实处,产生警示效应。
当然,治理过度包装不能只依靠法律的硬约束,还要善于利用市场化手段。应调动企业积极性,鼓励其进行科技创新,采用环保材料,设计简约包装,走绿色包装之路。广州曾出台关于产品和包装分开销售的规定,要求企业提供简装与精装、散装与箱装等商品系列,让消费者自主选择使用什么样的包装。赋予消费者对过度包装说“不”的权利,其实质是从源头减少包装,或者说让企业从生产之初就考虑到回收问题。同时,政府要加大对使用绿色包装企业的支持力度,给予税收优惠、财政补贴或其他奖励,还要出台相关政策措施,搭建企业、政府、社会等多方沟通合作的平台,完善包装物回收利用的社会网络,加大社会宣传力度,营造有利于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的社会氛围。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