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实习记者 贾润梅)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关于全面排查食用农产品违法添加金银箔粉有关问题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要求各地农业农村部门高度重视,举一反三,积极主动采取措施,防止食用农产品中违法添加金银箔粉。
近年来,市场上频频出现“添金”食品,金箔牛肉、金箔茶叶、金箔咖啡,以及金箔甜品、金箔饮料等成了市场上所谓的“高级品”和“抢手货”。这些食品添加了金箔粉,摇身一变卖出天价,但食品“添金”,不仅不会让食品身份更“金贵”,还可能危害身体健康。
《通知》指出,各地要针对食用农产品种植养殖、初加工和收贮存运等“三前”环节开展为期一个月的集中排查行动,围绕粮油、茶叶、果蔬等重点农产品和产地初加工等重点场所,对是否存在添加金银箔粉的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确保做到全覆盖。
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各地要以本次排查为基础,把检查违法添加金银箔粉纳入农产品质量安全日常监管责任清单,加强日常巡查检查。充分发挥农技推广部门、相关行业协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加强自律。
据了解,金银箔粉既不是食品原料,也不是食品添加剂,食用金银箔粉不仅没有任何功效,还可能危害身体健康。《通知》指出要加强舆情监测,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配合有关部门严厉打击以添加金银箔粉为噱头炒作食用农产品的行为,坚决遏制“食金之风”。
按照国标规定,用于金箔生产的黄金含量通常为74%~99%不等,金箔的命名则是以含金量的多少来划分的,通常用的都是98金箔,而非所谓的24K金箔。金箔的制作需要加入一定量的银、铜等元素,使其符合需要的含金量。虽然纯金本身一般不会被人体所吸收,但长期摄入的其他重金属会蓄积在脏器和骨骼中,严重者将导致呼吸困难、脏器损伤等。
2022年1月29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海关总署联合印发的《关于依法查处生产经营含金银箔粉食品违法行为的通知》明确提出,根据我国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及食品安全标准规定,金银箔粉不是食品添加剂,不能用于食品生产经营。
此外,按照《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食品添加剂定义为: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目前我国食品添加剂有23个类别,2000多个品种,包括抗氧化剂、漂白剂、膨松剂、着色剂、增味剂、防腐剂、甜味剂、增稠剂、香料等。
金银箔粉不在我国规定的可以使用的食品添加剂范围内,而使用非食品原料生产食品,或在食品中添加食品添加剂以外的化学物质和其他可能危害人体健康的物质,都是食品安全法明确禁止的行为。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