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驶入快车道
已开放测试道路达145公里 产业集群效应初显
□ 傅江平 许创业
连日来,深圳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好事不断:先是深圳市交通运输局透露全国首部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法规《深圳经济特区智能网联汽车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有望在2022年出台,助推深圳率先实现自动驾驶商业化落地;后又有百度Apollo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平台“萝卜快跑”正式落地深圳,面向市民提供自动驾驶示范应用出行服务。在建设智能网联汽车示范城市这一发展目标上,深圳市正加速前进。
据了解,深圳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有着雄厚的产业基础作为支撑。据天眼查专业版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共有超5800家状态为在业、存续、迁入、迁出的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其中超过1100家分布在深圳,占比达到19%。这些深圳企业中,三成注册资本超过1000万元,接近六成成立于5年以内。深圳自动驾驶相关企业已拥有专利超过3600个,其中50.84%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占了34.36%。从趋势来看,深圳自动驾驶相关企业每年获得的专利数量逐年递增,显示创新能力持续提升。
目前,深圳开放的自动驾驶测试道路里程约145公里,累计发放道路测试及示范应用通知书93张,其中载人示范应用通知书23张。同时,深圳在妈湾智慧港投入了38台无人驾驶集装箱卡车,实现自动驾驶作业,打造了全球首个5G+自动驾驶规模化应用港口。南山、福田、坪山等区域也纷纷开展了自动驾驶小车、小巴、配送小车等试点工作,应用场景丰富、类型多样。深圳今年的测试道路里程、测试及应用示范数量将全面扩大,均实现100%增长,市民将有更多机会接触体验自动驾驶。
深圳市正逐渐形成一个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全面覆盖全栈式解决方案、操作系统、智能座舱、人工智能、自动驾驶、激光雷达、三电系统、车规级芯片、驾驶安全领域。
仅在自动驾驶领域,深圳除了培育出本土新兴科技企业元戎启行、裹动智驾等,又吸引了百度、小马智行、文远知行等国内头部企业在深圳落户发展。在车载智能操作系统领域,腾讯已默默耕耘多年。2018年公司架构调整之后,智慧出行成为腾讯产业互联网中最重要的板块之一。在技术上,腾讯自身的AI、大数据、云服务、LBS等能力,加上虚拟仿真、高精度地图、数据云等平台;有近20年深耕消费互联网的连接能力,正在联合车企打造面向未来出行的“智能座舱”体验。除腾讯外,华为也将30多年积累的ICT技术应用于智能汽车的场景中,通过提供MDC智能驾驶计算平台、操作系统AOS/VOS和自动驾驶云服务Octopus等技术,与多家车企展开合作。
目前,深圳在智能网联汽车解决方案、算法、芯片和5G等关键技术环节已实现国产化,技术创新水平位居世界前列;多家整车企业通过与华为、腾讯、科大讯飞、德赛西威等企业的强强联合,在自动驾驶部分领域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除了智能网联车头部企业,深圳还有完备的新能源车产业链。在深圳,传统新能源汽车企业比亚迪不仅有强大的电池技术,家用车、大巴车、云轨等系列新能源产品均畅销全球。在产业链方面,深圳比亚迪、开沃、宝能、恒驰这四大整车企业车间内,密布着比克电池、航盛电子、星源材料、大地和电机、蓝海华腾电控、普天充电以及贝特瑞、长河、汇川等一大批新能源汽车关键零部件和核心材料企业。
深圳市拥有着全国一流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发展环境。近年来,深圳市政府在布局和推进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方面不遗余力,已出台多项政策大力支持智能网联产业发展,包括积极部署推进车联网先导区建设,率先开展智能网联汽车立法,推动无人驾驶加速落地等,为深圳“智能造车”市场发展提供了原动力。
2020年,深圳印发了《深圳市关于推进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的指导意见》,支持智能网联汽车多元化道路测试需求,在载人、载货、城市环卫等领域先行开展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示范。2021年底,新一版的《深圳市智能网联汽车道路测试与示范应用管理实施细则》已公开征求意见,预计在2022年上半年印发,无人测试、商业化试点探索等更多场景即将推出,鼓励支持企业创新发展。2021年,深圳在获批国家车联网先导区的基础上,住建部、工信部批复同意深圳成为智慧城市基础设施与智能网络汽车协同发展“双智”试点城市,交通运输部组织开展的自动驾驶先导应用试点的两个项目也已通过初步评审。
依托整车制造企业、智能网联龙头科技企业,以及新能源配套相关产业等优势,深圳正在构建“整车制造+网联技术+汽车电子”产业的融合格局,率先打造我国第一条完整的自主可控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链。广深惠三地也在联动发力,逐步形成智能网联汽车产业集群。
目前,深圳市正加速集聚全球高端创新资源,继续瞄准智能网联汽车高质量发展先行示范城市,努力打造政策创新高地、产品应用高地、产业集聚高地,努力打造世界级万亿汽车产业集群,成为世界领先的智能网联汽车产业新高地和智慧交通示范城市。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