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政策忙生产 冲刺虎年开门红
四川省民营企业稳中求进开好局谋新篇
□ 本报记者 龚志伟
“起步冲刺,开局争先,让我们一起在虎年开创新的场面!”2月10日,四川铁骑力士集团董事长雷文勇在集团总部开工大会上讲完话,下意识地看了看表,“很好,只开了1小时10分钟。”
虎年开工大会,他规定自己只讲10分钟,各业务条线负责人“只说干货”,每人限时6分钟。原本至少要开3个小时的会,时间大幅缩短。
“传递一种时不我待的紧迫感。”雷文勇说,新的一年,以效率优先为引领,起步冲刺奋进争先。
不只是铁骑力士,虎年开局,四川省众多民营企业以生龙活虎的干劲,全力冲刺“开门红”。
起步奋力争先 忙生产抢订单
人勤春早,虎年起步争先的精气神,在巴蜀大地处处涌现。
在眉山市,四川龙蟒福生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为保质保量完成一季度订单,春节不停工。公司生产部部长刘学峰说,S-诱抗素和赤霉酸两款产品的订单已排到两个月以后,正在加班加点生产,预计今年一季度公司产量可达500吨,预计产值约1亿元。四川金桐精细化学有限公司的产品也供不应求,今年1月,3条生产线满产运行,完成销售收入6000万元。作为西南地区最大的表面活性剂生产制造企业,金桐精细化学公司还在不断增资,公司总经理张冬生表示,今年将继续加大研发投入,在园区新增6.6公顷土地,新建3条绿色表面活性剂生产装置,达到产值增加10%的目标。
在雅安市,四川帕瑞斯精密铸造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机械臂来回运转,工人有条不紊地检测不锈钢和铝合金精铸件,叉车拖起一箱箱成品进入仓库……公司副总经理何强介绍说,春节期间,公司40余人全员在岗,7天完成产值超100万元。节后更是“开足马力抓生产,不负春光起好步”,力争今年产值再创新高。
在位于乐山市的哈五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工厂车间里,工人们正对食品进行预煮、分割、调制、装袋、打包等操作,生产场面紧张忙碌又秩序井然。“我们现在只运行了兔肉干的生产线,建设完成了腌腊制品生产线,争取在今年三四月开始试生产,到下半年全面投入生产。”该公司总经理万毅说,公司通过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等渠道,结合线上和线下的方式,争取今年产销量突破3000万元,实现新突破。
虎年春节假期后上班第一天,位于遂宁市的四川锂源新材料有限公司不用“热身”,直接进入生产高潮。在窑炉区,一盒盒匣钵通过智能化流水线进行配料、研磨、运输、焙烧,高效运转。“生产线全线生产,春节前还从总部调派了20多名员工增援。”锂源科技四川产业园主管靖辉明说,公司一期磷酸铁锂项目今年1月全线达产,春节期间180名工人放弃休假,全力冲刺“开门红”。
在广元市,杰诺印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徐寒翻开手机展示最近的订单,“忙碌是常态,订单量一直比较大,比较急,我们在人员和设备方面都做了最充足的准备。”公司所在的广元昭化经济开发区,工作人员也一上班即进入“战斗”状态,全力护航企业发展。
用好用活政策 营造良好环境
虎年第一个工作日,四川省民营办披露了2021年四川民营经济“成绩单”——全省民营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市场主体高位增长,进出口成绩再创新高,全省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29375.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8.0%,两年平均增长5.4%。
这份成绩来之不易,面对新的一年更大的挑战,四川民营经济又将如何稳中求进?
四川省民营办相关负责人表示,面对民营经济当前存在的持续增长乏力、二产略显疲态、个体工商户活跃度和存活度不佳等问题,他们已经提出建议,并出台相应政策措施。
例如,扭转第二产业发展乏力态势,将引导民营企业积极承接东部优势地区产业转移;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政策机遇,将支持民营企业从数字化转型需求迫切的环节入手,由点及面向全业务全流程数字化转型延伸拓展;支持民企在融入双循环格局中把握机遇,充分利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提高企业竞争力;综合运用税费减免、租金减免、政府采购等多种方式,激发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等市场主体活力;深化举措助力优质企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积极招引全国性头部企业来川设立区域性分部,不断助推优质民营企业上市。
一些市州也在行动。1月14日,雅安市召开2022年迎新暨企业家座谈会,部分重点企业和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代表畅所欲言,围绕企业经营发展问题,及在金融扶持、减税降负、要素保障、人才引进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同与会代表深入交流。会后,雅安市民营办立即将意见建议细化为工作督办清单,相关业务部门领卷答题、对表办理,惠企政策在“最后1米”加速落地。
企业是产业发展的主体,服务企业就是服务发展。2021年绵阳市通过召开座谈会等方式收集企业困难问题210个,建立了相关的问题清单、责任清单、整改清单,在2021年已累计办结193个,办结率91.9%。为推动实现2022年一季度工业良好开局,促进全年工业稳增长,绵阳市日前出台9条政策措施,通过支持企业稳生产促增长、支持工业促投资稳增长、支持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强化生产要素供应保障等,继续助力企业在一季度开好局。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