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金福
疫情之下“宅经济”风行,简单加热便可食用的“预制菜”火了。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预制菜”加工中偷工减料、食材不新鲜、口味不佳等问题也不容忽视。江苏省消保委日前发布的《预制菜消费调查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消费者普遍反映,预制菜品质量参差不齐,口味欠佳,标识信息标注不全,物流配送以及提货问题也较多。
(据3月4日《工人日报》)
近年来,由于受疫情的影响,一些餐饮行业为了弥补消费低迷和效益不佳带来的损失,便适时推出了“预制菜”。加之,一些“上班族”由于生活和工作节奏快,没有更多空闲时间烧制饭菜,这也助推了“预制菜”的火热。
据天眼查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有超过6.8万家“预制菜”相关企业,其中近58%的企业成立于5年内,足见“预制菜”火热程度之高。
但据数据显示,今年1月1日至2月10日,江苏全省关于年夜饭“预制菜”的舆情共计56948条,问题主要集中在菜品质量、价格问题,消费者吐槽菜品不新鲜、油多、缺秤少量以及价格贵;涉嫌虚假宣传,部分消费者购买的实际货品与商家图片、网页等宣传内容不符;货品运输问题,消费者订购的年夜饭“预制菜”品迟迟不发货,或是除夕后才收到货;售后问题,商家未经同意擅自取消订单以及消费者要求退货退款或赔偿损失受阻。这说明,“预制菜”的安全和管理问题已游离在监管之外,急需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
因此,笔者以为,要防范“预制菜”出现安全管理漏洞,还需多方发力。首先,餐饮协会要“发力”。相关餐饮协会要尽快制定一套专门的“预制菜”食品生产安全标准,让“预制菜”企业有“标”可依,对“标”生产,切忌各厂各“标”、无序生产。其次,监管部门要“发力”。要对商家销售的各种“预制菜”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监管和督查,一旦发现存有安全问题,就应通过列入“黑名单”“从业禁止”,甚至追究法律责任等多种处罚机制,让其既付出经济代价,又付出诚信代价,更付出法律代价。其三,消费者要“发力”。一方面,消费者应选择正规品牌和商家的产品,既要留意产品标签,又要注意收货查验,避免因购买不合格的“预制菜”而造成食用安全风险。另一方面,一旦购买到问题“预制菜”,消费者应积极大胆地向相关部门投诉举报,以确保自身“舌尖上的安全”,切忌“装哑巴”、自认倒霉。
当然,从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的角度来看,“预制菜”企业更要“发力”。既要本着“诚信至上”的经营理念,又要树立“安全第一”的经营意识,切实保证“预制菜”的安全,以提升消费者的满意度和消费安全度。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