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2021年,中国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表现非常亮眼。工信部的数据显示,去年我国新能源汽车产销双双突破350万辆,同比均增长160%,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在新能源汽车阵营中,自主品牌优势明显,除特斯拉一家国际品牌,销量前10中自主品牌占了9家。
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卖得好,是当下汽车市场绿色化潮流推动的结果,当然也离不开其产品有品质打底。知名汽车研究机构J.D.Power(君迪)发布的中国新能源汽车质量数据证实了这一点。J.D.Power对中国新能源汽车新车质量研究始于2019年,这项研究的对象是中国新能源汽车车主提车2到6个月之间遇到的新车质量问题,新车质量以平均每百辆车问题数(PP100)表达,问题数越少,质量越好。
J.D.Power发现,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整体质量问题数为128个PP100,比2020年减少了10个PP100。全新车型的127个PP100比既有车型略微高出2个PP100,新车的质量表现更优。总的来说,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整体的质量表现在不断进步。
不过,中国新能源汽车质量提升是相对于自身过去而言的,与消费者的要求和市场期望相比,还存在不小的距离。特别是随着销量大幅增长,新能源汽车负面问题也明显增多,这让消费者有些担心。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国内新能源汽车召回共计59次,同比增长31.1%;涉及车辆83万辆,同比增长75.9%,占全年新能源汽车销量的24%。虽然在这一年召回的新能源汽车并非仅为当年生产销售,但这同样显示新能源汽车召回数量增加,已经不是一个小数字。
汽车召回次数和召回数量增长,一方面反映出我国汽车召回机制日趋健全完善,召回执行力度不断增强,另一方面也表明,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汽车企业和行业内更多问题开始显露出来。中消协公布的《2021年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显示,2021年,在具体商品投诉中,汽车及零部件投诉量同比上涨了19.28%,排名第三。而汽车类投诉问题中前3位都是关于新能源汽车的:汽车自燃、行驶中断电、自动驾驶系统失灵等安全问题,充电故障等电池质量问题,续航里程缩水问题。
新能源汽车自燃问题尤其受到公众关注。据统计,2021年,全国范围内发生自燃事故超过3000起。其中,某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车去年12月到今年1月连续发生了4起自燃事件。消防部门人士表示,对于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不足800万辆这个基数来说,一年发生3000多起火灾事故的风险还是有些偏高。
面对不断增多的投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表现也不尽如人意。据某调研机构统计,在被曝出起火、断轴、刹车失灵等问题后,仅有不到4成的品牌官方或第三方机构给出明确的回应,而回应内容中,“外力、外部问题”“驾驶员问题”占比最多,仅有一成多的回应“承认(车辆)有问题”。也就是说,大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处理问题消极,而且多把问题原因归为“别人”。
上述问题表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无论是在内部质量管理方面,还是在售后服务及公关方面,都还远不够成熟,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相比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起步时间较短,而国内许多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特别是造车新势力在几年前才涉足汽车领域,缺乏汽车生产管理经验,其推出的新车型验证时间不足,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在所难免。另外,新能源汽车对新技术应用非常多,如新车机、智能辅助驾驶、新电子构架等,这些新事物都有试错的问题,未来都需要逐步改进。
J.D.Power中国区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新能源汽车市场逐步由政策驱动转向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品牌间的竞争将逐渐回归到产品实力和服务能力的竞争。目前传统国际汽车品牌都在向新能源汽车领域转型,他们凭借雄厚的资本及强大的资源整合能力,很快会建立起市场优势,向中国自主新能源车企发起挑战。在这种情况下,国内自主品牌新能源车企决不能盲目乐观,一定要认清现实,稳住心态、扎实迈进,加大技术研发和创新力度,打牢产品和服务质量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在市场站稳脚跟,实现长远发展。
《中国质量报》【车国春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