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风险管控的“千里眼”“顺风耳”
内蒙古建立“互联网+监管”市场监管体系以科技赋能实现智慧监管
□ 闫锡坤
当你和家人有说有笑地坐在餐厅吃着热气腾腾的火锅;当你推着购物车,漫步在超市的货架前选购货物时,你是否担心过采购的食品是否安全?
日前,笔者跟随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市场监管局赛罕区商城市场监管所的工作人员,来到赛罕区海底捞餐厅、维多利摩尔城生活超市等食品经营单位,实地感受市场监管人员如何用手机实现智慧监管,看经营者怎样使用风控平台进行自查。
在维多利摩尔城生活超市,超市负责人员小李正在进行超市食品安全自查,打开手机上“查安康”App,点开“待办工作”后显示她有5项工作要开展,包括“食品质量风险检查”“贮存设备管理风险检查”“食品进货追溯风险检查”“销售食品摆放风险检查”“销售环境污染风险检查”,点开“食品进货追溯风险检查”后,系统会显示操作说明:“检查方法是:检查随机抽查的进货记录,检查要求是:建立食品进货查验记录制度,如实记录所采购食品的名称、规格、进货日期以及供货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小李对货架上的东北散装黑木耳标签及产品合格证进行拍照,上传图片后即完成该项目的自查。仅仅半小时,小李就完成了当天超市食品的自查。她说,有了“查安康”App,可以实时在线完成自查,省时省事儿,如果自查不到位,或者是忘了,监管人员还会及时提醒。
赛罕区商城市场监管所所长张建军说,为有效加强市场监管重点领域风险管控工作,在深入梳理全区市场监管所重点领域“风险点、责任链”基础上,内蒙古市场监管局创建“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重点领域智慧监管(风险管控)平台”,建立完善了“互联网+监管”的市场监管体系,积极推进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
在内蒙古自治区,入驻“内蒙古风控”平台的市场主体,运用“五定防伪系统”,利用手机就能开展自查,基层市场监管人员也可在手机上开展巡查,对未按要求自查的市场主体发布警示,对多次完不成自查任务的,监管人员会进行现场精准检查。
全区20多万户高风险市场主体是否按要求自查?全区887个基层市场监管所监管责任落实情况如何?打开手机App就能一清二楚,真正让风险管控无死角,责任落实看得见。
“作为试点单位之一,我局积极推广应用,持续使用平台加大市场监督力度,督促企业自查,目前入驻率和企业自查率都达到100%,使用风控系统开展监督检查率也达90%以上,同时,我们加强数据应用分析,逐步实现‘人盯事’到‘网络看’的转变,有效防止入驻主体隐患问题的发生。”通辽市开鲁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深有感触地说。
据悉,截至2021年底,内蒙古自治区已有市场主体239.1万户,为落实“四个最严”要求,内蒙古市场监管局围绕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点工业产品“四大领域”97类业态339种风险点类别,全面推广应用风险管控系统,目前全区首批20.89万户市场主体入驻,自查率达到83.45%。
当前,风险管控系统已经在内蒙古自治区全区推开,正在成为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精准考核基层工作、常态化开展培训的有效抓手,也为监管重点监管方向提供了有效数据参考,为“守住安全底线”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技术升级,该系统将拥有更加强大的功能,真正成为风险管控的“千里眼”“顺风耳”。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