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解读在深圳开展检验检测和认证结果采信试点工作
探索有效提升公信力的正确道路
□ 本报记者 丁 莹
今年年底前,深圳市将开始在建筑装修装饰材料领域推动市场采信由中国认证认可协会、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联合推介的检验检测机构、认证机构提供的检验检测和认证结果。这项工作由国家发改委指导、深圳市发改委牵头完成。业内人士表示,这是探索我国检验检测认证机构改革创新、融合发展新路径,在更大范围内促进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成为推进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助力的积极尝试。
近日,中国认证认可协会组织召开线上记者会,中国认证认可协会副秘书长董德山和中国建筑装饰协会副秘书长艾鹤鸣解读了在深圳市“开展检验检测和认证结果采信试点”的有关问题。
鼓励“结果互认、一证通行”
1月24日,国家发改委、商务部联合发布《关于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放宽市场准入若干特别措施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其中第二十二条提出开展检验检测和认证结果采信试点工作。
董德山表示,《意见》第二十二条包含了4层意思,一是落实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要求,选取建筑装饰装修建材等重点行业领域,鼓励相关专业机构、全国性行业协会研究制定统一的检验检测服务评价体系,引导市场采信认证和检验检测结果。二是支持深圳市和其他开展放宽市场准入试点的地区率先开展检验检测、认证机构“结果互认、一证通行”,有关地区和单位原则上不得要求进行重复认证和检验检测,推动实质性降低企业成本。三是坚决破除现行标准过多过乱造成的市场准入隐性壁垒,鼓励优秀企业制定实施更高要求的企业标准。四是引导检验检测和认证机构良性竞争,市场化进行优胜劣汰,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引入第三方信用服务机构,推动行业协会和相关机构自律和健康发展。
行业弊端成为供需双方“绊脚石”
近年来,市场监管总局高度重视检验检测认证监管工作,采取了一系列举措,强化检验检测认证市场秩序的综合治理,但是,仍然存在检验检测报告造假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认证结果公信力降低等问题。同时,检验检测服务领域还存在标准缺失、标准执行要求不一致等问题。
董德山分析说,由于市场准入门槛低等原因,我国认证市场乱象始终存在。部分客户因无法分辨认证证书的可信度与含金量,便采取了不信任的态度。如果不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认证行业的可信度和公信力就难以得到进一步提升,也将成为我国认证机构走出国门开展海外业务的“绊脚石”。同时,这一状况也增加了认证需求方的经营成本,造成经济损失。
检验检测服务领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重复检验。董德山说,之所以选择在建筑装修装饰材料领域进行试点,就是因为该领域这类问题最严重。同频产品从不同厂家出厂要各自进行检验,其所耗成本要层层均摊消化。委托报告上明确注明:仅对来样产品负责。这样的检验检测报告难以让市场采信。此外,建筑装修装饰材料领域复合型产品多,一件产品中涉及多类标准的多项检验检测,也给企业造成困惑。
对此,艾鹤鸣解释说,建筑装饰装修材料检验检测服务领域存在的问题包括,一是部分检测标准空缺或更新不及时,不能适应市场需求,检测机构的测试方法跟不上新产品研发脚步。目前,我国大力提倡装配式装修,但针对装配式集成产品的检测标准和方法无法满足产品需求。例如集成地暖产品,现有检测方法和标准只能按照单组材料分开测试,针对集成产品却没有统一标准。集成厨卫产品虽然有相关标准,但是能够按照新标准提供检测服务的机构却明显不足。这两个问题的存在都导致新产品或新技术难以迅速进入市场。二是不同检测机构的检验方法、检测设备、人员素质等差别较大,导致检测结果差别很大,尤其是在甲醛、阻燃、握钉力、抗折拉拔等试验方面。三是在多数情况下施工单位不能自行选择检测机构,只能使用指定检测站。部分检测机构检测效率低,价格高,一个工程的检测费需要上万元甚至数万元。四是检测项目不一致,一方面各地主管部门要求的检测项目不一致,另一方面即使在同一施工标准下,不同检测机构要求的检测项目也不一致。
总结可复制经验向社会推广
此次在建筑装饰装修材料领域开展检验检测和认证结果采信试点工作的目标,一是针对先行试点领域确定主要产品类别、适用标准,研究统一的检验检测评价体系。目前已确定300余种需要覆盖产品。二是汇集专业机构对从事复合型产品检验检测服务机构进行评估,分领域、分专业向市场推荐。三是在深圳率先采信评价结果,实行“结果互认,一证通行”。实质性降低企业成本。四是评估工作成效,总结形成可以复制的结果。
董德山说,此次试点首先要推动由政府、国有企业主导建设、管理、运营的建设项目采信检验检测和认证结果,并积极推动全社会采信检验检测和认证结果。以点带面,努力走出一条有效提升我国检验检测认证工作公信力的正确道路。
据了解,在《意见》形成过程中,中国认证认可协会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针对《意见》第二十二条开展了相关课题的研究,并与中国建筑装饰装修材料协会、中国建筑装饰协会、相关信用评价和大数据评价公司等做了大量前期研究准备工作。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