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天雪地里的“一团火”
——冬奥黄山索道保障团队高质量完成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索道运营保障任务纪实
□ 本报记者 李 辉
他们从如画黄山来到冰雪赛场,徒步攀高、爬冰卧雪,133个日日夜夜辛勤坚守,为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提供了高质量索道运营保障服务。他们,就是冬奥黄山索道保障团队。
2021年11月1日,冬奥黄山索道保障团队一行14人进驻冬奥延庆赛区,保障赛区的C索道。发端自“雪飞燕”出发区的C索道长1745米、高差627米,是延庆赛区11条索道中海拔位置最高、上下站落差最大的索道。它是高山滑雪超级大回转、滑降比赛起点,是训练和比赛时运动员、教练员、裁判员,医务救援、雪道维护、媒体等人员必经通道,使用频率高、运营压力大、运行维护难。
自去年11月1日入驻后,索道保障团队制定了详细的工作计划,建立起检修标准,用了近3个月时间深入熟悉设备、全面维保索道,将设备保养到了最佳状态;结合赛前工作实际,对维修工作再梳理、设备再检查,对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制定了预案并开展演练。
2021年11月7日开始的第一场雪,就给索道保障团队一个下马威。冬奥黄山索道保障团队队长许敏说,8日清晨,我们到了现场一看,整个下站控制室的门有一大半被埋在雪里,有的索道站房远远看去,就象爱斯基摩人的雪屋。
C索道上站处在2198米的小海陀山最高点,当天最大风速是30m/s,最低气温零下20多摄氏度。风雪肆虐,上站以及靠近上站的支架情况怎么样?站内轨道有没有积雪、轮组有没有结冰、有没有被风吹倒的障碍物?许敏表示,“索道安全上只要存在一点不确定性,我们决不贸然开车。”他们安排队员乘坐越野车去上站,但由于路上积雪有1米多深,越野车行驶到一半就陷入积雪无法启动,进退不得。如果再拖延下去,索道运行环境只会越来越糟。这时,副队长张长钢主动请缨,徒步沿着赛道爬上去。那时的赛道还没有做最后的平整,坑坑洼洼,有的地方还挖了排水沟,雪面上看一样平,一不小心陷下去,要花费很大力气才能走出来。就这样,他深一脚浅一脚地爬过一段段雪道,历尽艰辛用了1个半小时终于到达上站,排除隐患后索道得以运行。场馆方面负责人当时就竖起了大拇指,“真了不起,你们黄山人精神可嘉!”
随后,许敏又带着3名队员,背着吹雪机,冒着刺骨的寒风一个一个支架去解冻风速仪,让索道安全运转起来。
赛区小海陀山的冬天格外冷。每天凌晨3时,天还没亮,队员们就起床了,3时40分,踏上了开往赛区的大巴。经过40分钟的车程后,队员们冒着凛冽的寒风又开始了一天的工作。对C索道的早检一般提前50分钟就开始了,保证一旦发现设备问题,能够有充足时间解决问题。中午,有时要等到下午1时,队员们才能吃上山下50公里外送来的盒饭,有时风大索道停运,只能靠吃方便面充饥。当队员们完成设备晚检也得晚上7时多了,每天工作时间超过13小时。
队员们在一次日常巡查时,听见驱动轮有若隐若现的异常声音,虽然声音很小,但队员们按照索道不带任何隐患运行的要求,先后5次拆卸相关机构进行专门维修,终于找到原因,消除了设备异常状况,及时排除了重大安全隐患。有一次,队员们在零下25摄氏度低温环境下进行设备拆卸检查,工作时需要用柴油清洗零部件,但橡胶手套拿出来不到一分钟就冻得又硬又脆,无法佩戴,队员们只能徒手清洗。冰冷刺骨的柴油一会儿就让队员的手指变得麻木僵硬,大家轮流上阵清洗,坚持按维修标准完成维保。
3月9日,冬奥黄山索道团队在设备晚检时发现了索道启动时的一个特殊故障,主显示屏显示40多条故障信息无法复位,就连操作台上的按钮开关都不起作用。队员们只有通过排除法对所有可能的元件进行更换。已经到晚上9时了,有人提出时间太晚了,可以利用赛前模拟出来的应急处理跳过自检直接运行索道,就不要再查了,但队长许敏严肃地说:“一定做到万无一失。”等故障排除、索道恢复正常,已是晚上10时了,他们还饿着肚子。
冬奥会和冬残奥会期间,C索道运行326小时,每天平均运行13小时、2.85万车次,运送赛事人员约1.5万人次。冬奥黄山索道保障团队赛事期间共对线路巡查156次,设备巡视312次,及时发现并处理设备隐患3起,站台帮助运动员上下缆车数十次,未发生一次故障停车,保证了索道安全正常运行。
“参与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保障服务,见证北京冬奥会与冬残奥会的精彩无限,我们无比自豪和骄傲,我们觉得一切的付出都是值得的。”许敏说。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