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李 艳)近日,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举办服务绿色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合作签约仪式,深化服务绿色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实施“115”工作机制,集聚各方资源,助推全区绿色特色优势产业质量提升。
内蒙古自治区副主席奇巴图出席签约仪式并致辞。内蒙古市场监管局分别与工信厅、农牧厅及6个盟市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内蒙古计量测试研究院等4家技术机构分别与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研究院等合作方签署合作协议。
奇巴图在签约仪式上指出,市场监管部门要以此次签约大会为契机,聚焦服务产业发展、优化营商环境、主动助企纾困、质量创新提升、守住安全底线等5个方面,不断完善工作协同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强质量攻关,当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护航者”,助力自治区绿色特色优势产业做大做优做强。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局长白清元介绍了服务绿色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情况。他说,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作为质量强区工作和质量提升行动的牵头单位,坚决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决策部署,一步一个脚印、扎扎实实地推动服务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不断深化,开展“滴灌式”精准服务,按照“一需一策、一企一案”助推企业提升质量效益;由“一企”向“一域”拓展,提升产业发展综合效益;聚焦由“面”向“链”重点服务,助推自治区绿色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明显成效。
据介绍,为了在更大范围内集聚优势资源服务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创建“115”工作机制,即1家技术机构深耕1条产业链,集聚市场监管部门资源、盟市旗县政府资源、自治区相关厅局资源、高校和科研院所资源、行业协会和第三方机构资源等5类资源,按照“链上找点、以点促链”的工作要求,确定现代煤化工、有色金属、生物制药、奶业、肉牛、肉羊、羊绒等7条产业链上下游59家企业,梳理质量短板,凝炼出46项综合性服务项目,全力推动7条重点产业链整体质量提升。总体上看,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经过三个阶段的探索实践,在服务理念、模式和方法路径上不断总结提升、改进优化,资源集聚实现由一院一所到局内外、区内外的聚力整合,服务领域实现了由“点”向“面”向“链”的深化拓展,重点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基础不断夯实,企业获得感显著提升,得到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和市场监管总局的充分肯定。
白清元强调,服务绿色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是一项系统工程,随着“115”工作机制的建立,多方合作也进入实质性阶段,下一步需要各方发挥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强化协同配合、持续精准发力。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