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食品:噱头多 标准少
——儿童用品市场质量观察系列报道之五
□ 本报实习记者 贾润梅
儿童酱油、儿童奶酪、儿童饼干、儿童水饺……各大电商平台上种类繁多的儿童食品让消费者看花了眼。
儿童棒棒糖28.9元一盒、儿童坚果19.9元一袋……众多儿童食品的单价都不低。天猫零食和阿里妈妈发布的调研结果显示,很多新一代父母们推崇“精细化养娃”,每个月光是给孩子购买零食的平均花费就接近800元。
儿童食品到底有多畅销?在某知名电商平台,单价27.9元的“儿童小熊饼干”月销量突破两万份。在该产品的评论区,不少购买者表示,在给孩子购买食品时会青睐冠以“儿童”字样的食品,他们认为这样的食品更适合孩子。
本报记者 李 滨 摄
“近3年来,线上儿童食品市场的品牌数量、消费额、消费人数持续走高,实现供给侧、消费侧的双向增长。儿童食品市场的消费额增速、消费人数增速高于整体零食市场,且儿童食品在整体零食市场中的消费额占比、消费人数占比持续提升,儿童食品市场前景广阔。”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说,近年来,我国儿童食品市场越来越大。有研究机构的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3年,儿童零食市场以10%—15%的年复合增长率稳定增长。
儿童食品的营养成分到底怎样?此前,有媒体报道称,部分“儿童食品”并没有特殊的营养成分,对儿童健康并无特殊益处,有些商家只是将“儿童食品”作为营销手段。“消费者不要过于看重食品包装上的‘儿童专用’标签。事实上,包装食品并不能为儿童成长提供充足、完备的营养。最好的营养素应该是来自多种多样的天然食物。在给孩子购买包装食品时,家长应学会看配料表,配料表中排在第一位的是含量最高的原料,按照排位顺序,含量依次递减。”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范志红说。
市场上很多冠以“儿童”字样的食品,其实只是商家自己命名。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介绍,除中国副食流通协会发布的《儿童零食通用要求》这一团体标准,目前我国还没有儿童食品相关国家标准。消费者不要被所谓的“儿童食品”误导,要结合实际需要,理性购买、理性消费。
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守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有关部门应尽快完善儿童食品安全标准,明确儿童食品的专门分类,对儿童食品原料选用、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等提出具体要求,既为经营者划定合规经营的底线,也为监管部门的监督执法提供监管依据,让儿童食品真正名副其实,能够满足儿童不同阶段生长发育的需要,真正成为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安全食品。
“对儿童食品不能放任市场野蛮开拓,监管一定要跟上。要引导市场规范竞争,真正让儿童食品成为食品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一片蓝海。”朱丹蓬建议,一方面要制定儿童食品的标准体系,如《儿童速冻食品》《儿童预制菜》《儿童糕点》等门类各年龄段的标准规范,分别按门类明确食品安全、营养添加、制作工艺等标准,为儿童食品的生产提供遵循;另一方面要建立儿童食品认证制度、标识制度,并出台儿童食品生产、销售监管办法,提高儿童食品生产与市场营销的准入门槛,杜绝引人误解的营销宣传,规范市场竞争,引导行业进入注重品质的健康发展轨道。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