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黄志毅 本报记者 谢 旺
日前,重庆市渝北区市场监管局被表彰为2021年度全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先进单位。近日,记者来到渝北区,探究其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情况。
和汽车等产品一样,与健康息息相关的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以下简称药械化),同样也有一整套监测、停售召回流程。市场监管领域的一群人、一个系统,在默默守护着药械化安全。
一张网络,托住安全底线
渝北区是经济大区,也是城乡大区,农村人口占比较高,如何让监测数据反映得更真实?渝北区市场监管局依托现有的行政、医疗体系,在设置了村卫生室的16个镇街中心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立了监测工作站,构建了以医疗机构为主体,“区、镇街、村”三级监测网络体系,实现了全区19个镇街监测全覆盖(两江新区所属镇街未纳入)。2021年,全区医疗机构监测报告数量占全区的98%以上,医疗机构作为药械化不良反应监测的主体地位更加显现,也使农村用药安全的预警能力得到全面提升。
药械化不良反应监测工作是药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公众用药安全的重要措施。渝北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局紧紧围绕这一宗旨,发挥监测哨点作用,促进药械化不良反应监测工作走向制度化、规范化。
一本图册,提高监测能力
“哪些是药械化不良反应?”“遇到药械化不良反应应该给谁上报、怎么上报?”这些疑问如今在渝北区被科学化解。
渝北区市场监管局药品一科科长邓燕介绍,监测工作需要从众多药(械)反应中抽丝剥茧查找出哪些属于不良反应,过程枯燥而又细微。该区从事药械化不良反应监测人员达上百人,来自医疗机构、美容店、村居卫生室,年龄结构跨度大、专业能力参差不齐,有些离岗新补充人员对相关工作不熟悉。
在重庆市药品不良反应中心的技术支持下,渝北区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线上、线下、QQ答疑等多种形式,对不同类别监测人员进行相关知识更新培训和临床医学知识补充培训,将常见问题编制成图册,既简洁明了又重点突出,让人对相关知识和操作方法一目了然。2022年,渝北区已对全区监测人员开展了一次全覆盖培训,有效提高了监测人员对药械化不良反应的识别、评价和处置能力,确保风险早发现、早处置、早解决。
据悉,上半年渝北区已收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265例,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65例,医疗器械不良反应监测报告201例,药物滥用监测报告计划378例。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