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许朝军
近段时间,由各大高校和科研院所自主研发的“高学历”食品备受关注。今年如火如荼的“6·18”年中电商大促活动中,“高学历”食品收获众多关注,成为各大电商平台热销产品。业内人士指出,疫情让更多人开始关注功能食品,因此,消费者对这类“高学历”食品所具有的营养性、安全性更为放心。
(据6月17日《工人日报》)
“高学历”食品由于有“高学历”的加持,给人以健康、安全、无添加的印象,与当今消费者对健康饮食观念的追求不谋而合。的确,“高学历”食品不仅背后的研发团队是高等院校专业力量,自带科研光环,同时从前期课题研究到成果研发成功过程中的专项科研经费投入,实际上已经无形化解了平常的产品科研投入成本,而“高学历”加持的市场效应,也让营销和广告支出大幅度削减。从成本角度滋生出的“亲民优势”,以及人们对“高学历”加持下高科技食品营养性、健康性、安全性的空前信任,“高学历”食品想不红都难。
“高学历”食品走红,代表着人们消费行为的日趋理性,以及消费选择向高科技、高质量、绿色健康安全角度倾斜的新趋向,这是食品市场的一种革新和消费需求的发展进步,同时也是对专业化科研行为与成果转化的充分肯定。这对食品行业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质量意义深远。对于提升市场消费质量和消费者生活质量,也有不容小觑的助推效应。但对“高学历”食品而言,“红起来”是很容易的,关键是能否真正“香起来”,是否能红得长久。
事实上,“高学历”食品走红后,市场上就出现了类似的“某某大学食品旗舰店”“某农科院美食”等“蹭牌”赝品。如果不加以治理净化,会销蚀“高学历”食品的形象和市场效应。同时,打着高等院校、专业科研机构旗号,推销所谓高科技产品的“挂羊头卖狗肉”行为,至今仍让人记忆犹新,现实中还不时有类似骗局上演,直接影响消费者的选择态度和选择行为。而且即便是“高学历”加持,但到底加持程度如何?高科技食品产品是否如推广文案所言那般绿色健康安全“高大上”?类似的高科技效应是否能常态体现在食品产品上?“高学历”产品虽然是科研机构的“胎儿”,但其走向市场并走向寻常消费者,仍然要依靠具体的生产企业和关联产业支撑,那么前期充满“高大上”科技含量和期待效应的“高学历”食品,经过具体加工生产销售企业介入联手后,质量是否能得到保证,价格是否合理,如何让人们消除对“高学历”食品产品将信将疑的态度,这些都是考验“高学历”食品营销推广和质量认可度的关键。同时,这也是对“高学历”食品信息公开、科研效应普及、科研成果转化以及质量保证的考验。
实事求是地讲,如果解决不了“蹭牌”问题、营销问题、公众对“高学历”的可信度质疑问题,以及“高学历”食品后续质量保证问题,“高学历”食品虽然能红极一时,但“常香常红”就很难做到。要想让“高学历”食品走红后“常香常红”,就必须秉持发展定力、质量定力、营销定力,认认真真做好一系列后续工作。首先,要科学规范市场行为,通过监管部门开展专项市场治理、强化品牌推广和营销规范,从源头上制止不法分子、不法厂商“蹭牌”现象和行为,让“高学历”食品名副其实,让“蹭牌”无生存空间,为“高学历”食品健康发展和“常香常红”创设良好的氛围。其次,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要及时开展科研信息公开和科研成果转化信息推介,并积极围绕科研成果走向市场、赢得市场、赢得消费者认可等,开展专业化、科学化的营销宣传,将科技因素、健康因素、安全因素等进行潜移默化和接地气的宣传普及,让公众正确认识“高学历”食品、熟悉“高学历”食品、信赖和喜欢上“高学历”食品。再次,是高等院校、科研机构要做好“高学历”食品的后续提升与质量保证工作,要积极联手生产企业,自觉接受市场监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并凝心聚力抓好产品质量升级和保证工作,确保每一款每一种“高学历”食品都是高质量食品和安全食品,让其永葆“高学历”本色和精髓,如此才能“常香常红”、永不褪色。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