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张文礼)近日,生态环境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减污降碳协同增效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对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出系统部署。
《方案》提出,当前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同时面临实现生态环境根本好转和碳达峰碳中和两大战略任务,生态环境多目标治理要求进一步凸显,协同推进减污降碳已成为我国新发展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的必然选择。必须切实发挥好降碳行动对生态环境质量改善的源头牵引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生态环境制度体系协同促进低碳发展,创新政策措施,优化治理路线,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方案》提出的工作目标是,到2025年,减污降碳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基本形成,重点区域和重点领域结构优化调整和绿色低碳发展取得明显成效,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减污降碳协同度有效提升;到2030年,减污降碳协同能力显著提升,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区域碳达峰与空气质量改善协同推进取得显著成效,水、土壤、固体废物等污染防治领域协同治理水平显著提高。
《方案》聚焦加强源头防控、突出重点领域、优化环境治理、开展模式创新、强化支撑保障、加强组织实施6个主要方面,提出26条重要任务举措。记者注意到,根据《方案》确定的职责分工,在加强源头防控方面,市场监管总局主要参与加强生态环境准入管理,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加快形成绿色生活方式等工作,具体措施包括采取先进适用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提升高耗能项目能耗准入标准;扩大绿色低碳产品供给和消费,加快推进构建统一的绿色产品认证与标识体系,完善绿色产品推广机制等。在优化环境治理方面,市场监管总局主要参与推进固体废物污染防治协同控制工作,具体措施包括因地制宜稳步推进生物质能多元化开发利用;禁止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和添汞产品的非法生产,从源头减少含有毒有害化学物质的固体废物产生等。在强化支撑保障方面,市场监管总局主要参与完善减污降碳法规标准、加强减污降碳协同管理等工作,具体措施包括完善生态环境标准体系,制修订相关排放标准,强化非二氧化碳温室气体管控,研究制定重点行业温室气体排放标准,制定污染物与温室气体排放协同控制可行技术指南、监测技术指南;开展相关计量技术研究,建立健全计量测试服务体系等。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