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战鱼山岛
——浙江省特科院服务保障浙石化鱼山项目建设纪实
□ 周 宇 本报记者 曹吉根
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浙石化)鱼山项目是世界最大单体石油炼化一体化项目,有110套大型成套石化装置,几千公里压力管道、上万台压力容器遍布其中。因此,浙江省特种设备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浙江省特科院)将鱼山项目特设安装和现场制造监检视为一次大会战,专门组建浙石化服务保障项目组(以下简称鱼山项目组),采用常态化专班机制,抽调骨干力量常驻鱼山岛开展服务。在会战鱼山项目的5年间,鱼山项目组展现出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吃苦耐劳的“硕士民工团”让工人们竖起大拇指,“技术委员会”务实的技术创新能力让业主和施工单位交口称赞。
用工作的忙忘却生活的苦
在检验检测行业,特检工作最为辛苦,因为特种设备所处环境复杂,翻山越岭、爬高钻洞是常态,检验人员因此也被戏称为“特检民工”。
但鱼山岛上的艰苦环境还是超出了“特检民工”的预料。浙江省特科院产品监检所副所长许辉庭和黄国根都是第一批上岛的,上岛第一天遭遇的“下马威”让他们记忆深刻。
那是2018年6月26日中午,天气十分闷热。鱼山项目组组长程茂带队登岛,一行人手提肩扛沿着施工道路从码头走向驻扎的临时板房,不时从身旁经过的车辆扬起阵阵尘土,与身上的汗水粘在一起,所有人都是灰头土脸。终于放下行李想洗把脸的时候,打开水龙头一滴水也没有。
在平常的检验中,环境纵使再脏乱,下班回家或是回到旅店、招待所,还是能洗个澡放松一下,但在岛上,痛痛快快洗浴变成了一种奢望。在岛上的前两年,板房里用水一直都不是很充裕,龙头水流最大的时候也只有铅笔那么粗,这让大家养成了储水的习惯,各种用过的矿泉水瓶子都被收集起来储水。
岛上的潮湿也让大家印象深刻。房间各种物体表面都有一层水渍,被子是潮的,纸张是软的。甘肃长大的安智琮说,在岛上每年有半年的时间觉得身体都是黏黏的,时不时还有各类虫子和老鼠在房间出没。
然而从第二天开始,繁忙的工作就让他们无暇顾及生活中的种种不便和不适了。当时项目已经全面开工,数万人的施工场所遍地开花,而有序的工作联络沟通机制尚未建立起来。为此,程茂带着队员们一面积极与各单位联络建立工作协同机制,一面抓紧时间到各个工地巡查,实地摸排特种设备安装和现场制造情况。
项目组在岛上实行的是“7X24”工作模式,全天候服务50家施工单位、153个施工单元,每个人都要保持随时在线、随叫随到的状态。白天上工地巡检,晚上回来汇总检查情况,核对资料、核查现场检测的底片、开会讨论,每天都要到晚上9∶30才能下班。如果赶上连续作业项目监管,或者是建设单位临时来电呼叫,忙到子夜和凌晨也是常有的事。
程茂记得,上岛头半年,每天都要接打电话100个以上,加上大大小小十几个碰头会、沟通会,每天都会讲得口干舌燥,半年说的话可能比之前5年说的还要多。
检验员明垚记得,一期工程快要投产的时候,公共管廊施工催得紧,上万道焊口检测结果要复核,几百道焊接黄金口(不同施工单位施工的管道之间连接口)要逐一进行检测,他和王诗毅连续一个星期每天都要加班到凌晨。
安智琮记得,2019年六七月间对第一套乙烯装置核心P91超高压蒸汽管道进行测试,要对上千道焊口的焊接质量、无损检测、热处理情况等逐一核查落实,同时对每道焊口打光谱测硬度,并在确认焊口全部合格后再逐步升压测试。前面焊口核查花了半个月,加压测试又用了1个星期,每天都要从清晨忙碌到深夜。
整个项目需要核查的焊口有60多万道。这样的工作,每人每年要在岛上最少重复200多天。90后蒋政培2019年驻岛273天,2020年驻岛280天;55岁的王敬东2021年在岛上坚守了312天。
图为鱼山项目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检测。
善于发现问题的“猎手”
“我看这个不像是污水管,下去看一下吧。”2018年9月的一天,许辉庭一行上工地巡查途经一段正在铺设管道的施工沟。他们发现管道看起来不像是普通污水管,立即爬到沟里面去检查,发现这管道是项目的大动脉——从码头连接装置的原油输油管道,属于隐蔽工程,使用寿命达三五十年。
了解到管道的重要性,特检人员不等施工单位报验,主动提前开展检查工作。经仔细检查,他们发现管道焊缝成型质量偏差,立即联系施工单位,告知他们焊缝质量复核不符合要求,必须整改。
刚上岛的时候,因为工程全面开工,各个单位之间又缺少联系,除了抓紧联络通知各相关单位及时报检之外,项目组成员还得分成几个小组,到工地“扫街”,逐个查找登记设备安装和制造情况,像个“猎人”一样,用专业技能及时发现安装制造中存在的质量隐患。
“程所长,球罐建设单位在热处理过程中搞小动作,想用假数据蒙混过关。”2018年11月的一天凌晨,熟睡中的程茂被明垚的电话叫醒,报告球罐建设单位在热处理过程中因为达不到温度均匀要求,企图采用混搭测温感应线获得假数据的方式蒙混过关。
前一天,明垚负责监检的一期工程首台球罐进入热处理工序。球罐热处理都是24小时连续作业的,因此每隔几个小时,他就要去现场看一下。当天晚上,保温温度均匀问题一直无法实现,低温区域温度还达不到要求的时候,高温区域已经超温了。中途他离开现场一段时间,再回来时,施工单位记录的温度数据一下子变得均匀了。他当即就怀疑施工单位可能作假,于是在凌晨3时突然杀了个回马枪,现场检查温度监测问题,结果发现是施工队把高温区域感应线和低温区域感应线连接到了一起。
发现问题后,鱼山项目组一方面将造假情况向业主报告,一方面积极运用技术手段对球罐进行测试,确认材料安全性,再全程监控重新进行热处理,保质保量直到合格交付。
违规的施工单位受到了处罚并被通报,在整个鱼山引起了震动。特种设备安装制造单位纷纷互相提醒,省特科院的人是较真的,深夜、凌晨他们监检一样严格,不能有侥幸心理。
“猎人”的忘我工作,促进了安装制造单位工作质量提升,每周一期监检情况通报的厚度,也从头两年的30多页减少到现在的十多页。
“硕士民工团”闻名遐迩
常驻鱼山岛的项目组成员天天在工地摸爬滚打。他们毕业于浙江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211、985高校,具有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的占一半以上,都是从全院各部门踊跃报名参战的人员中选出的精干力量。高峰时期来增援的人员,学历比例也大致相同,因此鱼山项目组也被戏称为“硕士民工团”。
在鱼山,项目组的检验员不仅需要有工人师傅们一样的干劲儿和吃苦精神,还需要有高超的专业判断力和技术创新能力。
“前所未有的项目,一定会遇到前所未有的问题。”程茂说,为解决鱼山项目可能面临的新问题、疑难问题,浙江省特科院专门成立了浙石化大型石化基地技术委员会。但在现场,把握实质安全更多的还是需要借助检验人员深厚的专业素养和敏锐的职业直觉。一些新的要求和做法要获得业主、施工单位认可,不仅需要有技术实力支撑,还需要有良好的沟通能力。
2021年6月,鱼山项目组认为乙烯装置P91管道部分焊口质量有问题,必须重新热处理,但施工单位认为没有问题,还请来3位国内有名的专家作技术说明。
程茂清晰记得,那一天可谓“舌战群儒”。他与两位业主代表,和施工单位管理技术人员、请来的专家共50多人开会研讨,详细分析问题,逐个解答疑问。会议持续了4个小时,激烈讨论到最后,大家一致同意了鱼山项目组做出的结论,将问题焊口全部重新热处理。
程茂说,鱼山项目有很多领域需要在探索中推进,一方面,法规不可能包含所有的细节,需要监检人员现场把握哪些是对安全起本质作用的关键点,加以重点关注;另一方面,对规定中的僵化条款和过时标准要结合实际情况灵活处理,这些都是对监检人员的考验。除了强烈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外,职业敏感性也非常重要,而职业敏感来自丰富的经验、扎实的专业基础,“硕士民工”在这方面表现很好。
2021年初,鱼山项目组依托浙江省特科院仿真实验室能力,对有缺陷的27道焊口的安全性进行了一次合于使用评价,认为不影响使用安全。结果出来后,相关大学教授、业内专家对结果进行了一次论证评估,最后专家给出的评价非常高,认为鱼山项目组和浙江省特科院能力、技术手段很强,结论可靠。据介绍,合于使用评价结合仿真计算技术,是涉及到无损检测、数学、力学等很复杂的综合性项目,具有很大的难度和挑战性,但得益于鱼山项目组和特科院的专业性和技术实力,3个月不到就完成了任务,有力支持了项目建设的顺利推进。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