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四版>>

拥抱“质量管理数字化”新浪潮

2022-07-11 11:03:31 中国质量报

□ 徐建华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决策部署,推进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深入实施“三品”战略,更好地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增强消费拉动作用,促进消费品工业加快迈上中高端,工信部、商务部、市场监管总局、国家药监局、国家知识产权局5部门近日联合印发《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三品”行动方案(2022—2025年)》(以下简称《行动方案》)。

《行动方案》结合当前产业发展实际和技术演进趋势,确立了未来4年数字化助力消费品工业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的主要目标;提出数字化助力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3个方面10项任务,并以专栏的形式设置创新能力提升、数字化设计能力提升、数字化绿色化协同能力提升、质量管控能力提升、智慧供应链管理能力提升、品牌培育能力提升六大工程。应该说,《行动方案》为未来4年深入实施“三品”战略指明了方向,有助于指导行业借力数字技术改善消费品供给,有助于引导企业提升数字化研发创新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等,具有重要意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行动方案》在质量管控能力提升工程中专门提出“质量管理数字化”,要求“引导企业加强生产制造关键装备数字化改造,推广应用质量管理系统(QMS),开展数字化质量验评、质量控制、质量巡检、质量改进等,实现精细化质量管控,持续提升产品质量”。

我们知道,全球的质量管理发展大致分为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和全面质量管理3个阶段。自美国休哈特博士创立控制图以来,质量管理理论与方法不断涌现,如戴明的PDCA循环、朱兰的质量改进三部曲、费根堡姆的全面质量控制、克劳斯比的零缺陷理论、摩托罗拉的六西格玛管理模式、ISO发布的9000系列标准等,不过这些理论、方法和标准都是美国、日本和欧洲的专家提出的,而且基本上都是30年前提出的。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工具创新几乎陷入了停滞,产品质量的保障和提升一方面依赖于以前的质量方法工具,另一方面越来越多地依赖于先进的生产制造设施。

在蒸汽时代、电气化时代、信息化时代之后,数字化正被看成是“第四次工业革命”。当前,随着新一代数字技术蓬勃发展,数字经济新动能持续增强,实体经济发展模式、生产方式深刻变革,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在“第四次工业革命”浪潮的冲击下,“质量管理数字化”正成为质量管理新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质量管理数字化”是通过新一代信息技术融合应用,推动质量管理活动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升级,增强全生命周期、全价值链、全产业链质量管理能力,提高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过程,可以简单理解为数字化条件下的质量管理。“质量管理数字化”是伴随着数字化转型引发的质量管理模式的转变,主要聚焦质量管理范围、方式、目标的转变,其核心是在数字化条件下,企业质量管理数字化能力的提升,涉及数字思维构建、数字技术应用、管理机制调整、数据开发利用等各个方面。

“质量管理之父”朱兰认为,质量管理是普遍性的管理方法,是任何企业、组织都可以应用的通用方法,以确保所有的产品、服务和过程满足客户的需求。面对新的“质量管理数字化”发展趋势,我国必须抓住新机遇,积极拥抱“质量管理数字化”新浪潮。

拥抱“质量管理数字化”新浪潮,政府部门要做好引导、指导工作,带动产业、行业和企业积极实施质量管理的数字化转变。2021年12月30日,工信部发布了《制造业质量管理数字化实施指南(试行)》,目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制造业更好地实施质量数字化转型,值得广大企业借鉴使用。

拥抱“质量管理数字化”新浪潮,企业要积极实施数字化改造,更加体系化系统化推进数字技术和质量管理深度融合,强化“人机料法环测”等各环节质量管理数字化能力,推进数据驱动质量策划、质量控制和质量改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质量协同水平,进一步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

拥抱“质量管理数字化”新浪潮,各界还要积极总结经验,在质量管理理论、方法和工具方面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先进的生产线,这些先进的生产设施产生和自动收集了海量质量数据,这为未来“质量管理数字化”新的质量规律的发现和质量方法工具在中国的产生准备了必要的条件,我们需要利用好这些有利条件,积极为质量管理理论的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质量报》【观察家】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社保补缴”?假的,是谣言!

  • 重庆市涪陵区市场监管局集中力量开展 ...

  • 江西省南丰县市场监管局及时发布风险 ...

  • 山东省聊城市冠县依托丰富林果资源发 ...

  • 西部陆海新通道铁海联运班列累计发送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