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伟雄 蓝 麒
“十三五”以来,我国特种设备安全状况总体平稳,但安全形势依然严峻,大型化、高参数、高危险性特种设备不断增加,老旧设备也越来越多,不可预知风险随之增长。当前,一些地方在推进特种设备检验改革过程中出现了多种模式。面对特检机构改革问题,不仅要在改革中顺应时势保持昂扬斗志奋力担当前行,更应该保持一份清醒理性的认识,从事物发展的本源和规律出发,用发展的思维去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坚守初心使命不动摇。
特设安全关乎国计民生,必须予以特别重视
特种设备安全,事关经济发展和民生和谐,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
特种设备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备,关乎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每年消耗掉70%煤产量的锅炉是工业生产的心脏;石化装置中,压力容器和压力管道比重高达40%以上;长输管道是继公路运输、铁路运输、水运和航空运输之后的第五大运输工具;起重机械作为现代生产物料的搬运设备,是支撑工业、交通业、建筑业等主要产业的“骨干”。特种设备使用涵盖电力、石油、化工、冶金等多个工业领域,产值占GDP的1/3以上。
特种设备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关乎人民生活福祉。电梯是日常生活出行必备的便捷工具,气瓶作为最常见的压力容器已经进入千家万户,燃气压力管道成为城市的“生命线”,客运索道、游乐设施是人们享受现代生活的重要载体。随着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特种设备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突显。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速,特种设备的数量迅猛增长,特种设备本身所具有的危险性,与迅猛增长的数量因素双重叠加,使得特种设备安全形势更加复杂,人民群众对特种设备安全提出了更高要求。特种设备安全关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既是时代之需,也是人民所期。中国特检人应当勇担保障设备安全,保障人民生命安全之重任。
特检队伍守护特设安全,必须予以特别加强
特检队伍是特设安全保障的根本,在特检事业发展中居于基础性、战略性位置。在支撑监管创新发展方面,特检队伍是重要的技术支撑保障力量,他们始终战斗在发现并消除缺陷或隐患的前沿阵地,有效发挥着监察与检验的联动作用。
本世纪初,我国食品药品安全问题凸显,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深化我国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是国家建立食品药品职业化专业化检查员制度。笔者认为,食品、药品与特种设备监管在安全监管、风险管理、全程管控等方面具有共同规律,特种设备监管同样应进一步重视专业队伍培养,以职业化的监管队伍和专业化的检验队伍守稳守好特种设备安全底线,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特检机构“因安全而生、为发展而强”,特检机构的改革不宜步子迈得过大过宽,应当坚持公益导向,以是否最终有利于提升安全保障水平作为评判标准,始终把保障特种设备安全放在首位,把公益事业做优做强,推动公共服务资源布局更为合理、配置更为有效率、保障更为有力。
(作者单位:广州特种承压设备检测研究院、中国特种设备检测研究院)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