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建华
对于一直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的我国来说,刚刚过去的一周可谓是“大事”不断:7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发文正式同意建立数字经济发展部际联席会议制度,联席会议由国家发展改革委、中央网信办、市场监管总局等20个部门组成,主要职责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推进实施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统筹数字经济发展工作,研究和协调数字经济领域重大问题,指导落实数字经济发展重大任务并开展推进情况评估,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等;7月28日至30日,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在京举行,大会以“启航数字文明——新要素、新规则、新格局”为主题,聚焦数字经济发展的新趋势、新热点。
近年来,伴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加速创新,数字经济正快速崛起,并成为重组全球要素资源、重塑全球经济结构、改变全球竞争格局的关键力量。在2022全球数字经济大会主论坛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发布的《全球数字经济白皮书(2022年)》显示,2021年全球47个主要国家数字经济增加值规模达到38.1万亿美元。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到7.1万亿美元,占47个国家总量的18.5%,仅次于美国的15.3万亿美元,位居世界第二。
通俗来讲,数字经济就是数字产业化加产业数字化。从外延上看,经济发展离不开社会发展,社会的数字化是数字经济发展的土壤,数字政府、数字社会、数字治理体系建设等构成了数字经济发展的环境。同时,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传统物理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奠定了数字经济发展的基础。专家认为,数字经济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数据成为推动经济发展关键的生产要素、数字基础设施成为新的基础设施、供给和需求的界限日益模糊等。
我国是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数字经济规模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信息化发展成就斐然。在此背景下,充分认识数字经济的特性,把握数字经济和传统工业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发展,将成为持续赋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推动和发展数字经济,一方面,我们需要走出两个误区:数字经济过大的误区,即泛数字经济化;数字经济过小的误区,即将数字经济等同于互联网经济、虚拟经济甚至是平台经济。另一方面,全面推动数字经济发展,让数字经济的“引擎”不断发力,不但有助于激发经济活力,也必将为我国经济长期的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能。一言以蔽之:让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首要的就是要加速数字经济与传统经济的融合发展,在注重数字产业化发展的同时加速产业数字化。数字经济是继农业经济、工业经济之后的主要经济形态,它不会替代、取消传统工业经济,而是通过数据这一关键要素转变传统工业经济的生产方式,促进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因此,正确认识数字经济的特性,把握好数字经济和传统工业经济的区别和联系,坚持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才能更好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推动我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借助数字化手段,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转变,从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质”造的提质升级、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型发展。数字化转型是一场根本性变革,它带来的是一次范式变迁。其中一个重要特征是,信息技术的角色由作为传统行业提质增效的工具、助手转变成主导和引领,对传统行业造成颠覆性影响。我国既有的传统工业在结构和规模上具备良好的数字化改造和升级基础,可以在工业领域进行先进数字化、智能化技术的吸纳和推广,也可以让产业、行业和企业大力发展智能制造,实现提质增效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数字经济赋能高质量发展,更需要拥抱质量管理数字化新浪潮。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不仅成为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的支点和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引擎,提高了传统工业的全要素生产率和质量水平,更有可能带来质量管理模式的变革,也就是方兴未艾的质量管理数字化。这就要求我们的企业在拥抱数字经济大潮的同时,也要拥抱质量管理数字化新浪潮,实现同频共振,共同实现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报》【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