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一版>>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柔性监管方式优化营商环境

2022-08-10 10:09:53 中国质量报

以“执法温度”激发市场活力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创新柔性监管方式优化营商环境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2020年4月28日,《北京市优化营商环境条例》正式施行。此后,北京市市场监管局进一步加大营商环境改革力度,转变监管理念,改进执法方式,推进包容审慎监管。2022年5月,在总结前期改革经验基础上,《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以下简称措施清单)正式发布实施。截至今年6月底,北京市市场监管系统共作出不予处罚决定2520件,免罚总额达9000余万元。

据了解,措施清单分为两种情形:一是可以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形,即依据《行政强制法》规定,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的,可以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以及符合不予行政处罚的违法行为,原则上可以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二是明确不得适用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情形,主要包括未及时采取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害扩大的补救措施以及拒不改正违法行为两种情形。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措施清单较好地贯彻了《行政强制法》的立法精神,在相关法律法规的框架下探索柔性监管新方式,对违法行为情节显著轻微或者没有明显社会危害,采取非强制手段可以达到行政管理目的的,不予采取行政强制措施。

据介绍,措施清单涵盖了12类可能实施强制措施的领域,涉及商标、广告、企业监督管理、计量、专利、价格、食品7个业务领域。另外,该清单对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类别、强制措施、适用条件及涉及的法规规范进行了明确。例如,在食品安全领域,食品、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存在瑕疵但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属情节显著轻微,可以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记者了解到,针对大量中小微企业在快速发展中因为法律意识不强导致的轻微违法行为,本着培育和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探索实施柔性执法方式,在2020年7月发布了《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轻微违法行为容错纠错清单》(以下简称容错纠错清单)。该清单共计79项内容,涵盖企业登记管理、广告、食品安全、价格等11个执法领域,对行政处罚法不予处罚的规定予以细化。

据悉,容错纠错清单主要指向两种情形。一是根据目前法律法规的规定,给予较轻行政处罚的情形,例如给予“警告”或较低数额的罚款。二是法律规定的处罚较重,比如使用“最高级”禁止用语的广告违法行为,起罚点为20万元;食品标签案件,起罚点为5万元,实践中企业和基层执法人员反映存在“过罚不相当”的情况。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通过研究认为,这两种情形只要符合几种情况就可适用容错纠错机制,达成“过罚相当”的目的:一是首次实施违法行为的;二是立即自行改正或在行政机关责令改正的期限内改正的;三是未造成实际危害后果的;四是能够证明为“轻微违法行为”的其他条件。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通过对79项轻微违法行为逐一甄别,加强事后教育,引导督促市场主体加强自律意识,让行政相对人感受到“执法的温度”,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比如,法律规定中有具体罚则,但是由于违法情节轻微并及时纠正,未造成危害后果的,不予处罚。另外一类是法律法规规定先行责令改正,及时改正之后则不予处罚的违法行为。

2022年5月,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完善并发布了措施清单,强调了审慎适用行政强制措施的原则,并明确规定采用非强制手段可以制止违法行为、防止证据损毁、避免危害发生、控制危险扩大的,不得实施行政强制措施。

下一步,北京市市场监管局将继续创新柔性监管方式,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活力,更好地促进各类市场主体发展。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水川)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北京市海淀区龙徽1910文化创意产 ...

  • 重庆市北碚区总工会挖掘整理当地镇街 ...

  • 贵州省荔波县各景区推出多项政策助力 ...

  • 河北省保定市涞水县野三坡景区露营基 ...

  • 山东省无棣县市场监管局组织开展夏伏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