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徐建华
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离不开市场主体,市场化改革成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市场监管总局公布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至6月,全国新设市场主体1454.0万户,同比增长4.3%。其中,新设企业425.9万户,下降3.6%;新设个体工商户1021.4万户,增长8.0%。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登记在册市场主体达1.61亿户,较2021年底增长4.4%。其中企业5038.9万户,增长4.1%;个体工商户10794.1万户,增长4.6%。
企业活,则经济活。市场主体有活力,则经济发展有活力。市场主体发展的韧性,同样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韧性所在。李克强总理在主持召开经济大省政府主要负责人座谈会时强调,市场主体稳,经济和就业才能稳。要继续在改革上勇于探索,深化“放管服”改革,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要更好地实现市场主体倍增,更大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市场监管部门应当精准施策,为市场主体纾困解难,让市场主体早受益、真受益、活起来。一言以蔽之,我们要做好市场主体活力倍增的“四则混合运算”,推动市场主体多起来、活起来、大起来和强起来。
在市场主体政策“红利”和服务市场主体方面做加法。围绕激发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竞争活力、创新活力,市场监管总局今年会同有关部门推出了一系列政策,不仅更好地支持和服务各类市场主体的健康发展,更是助力市场主体进一步恢复元气、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和活力。如市场监管总局专门印发《关于开展质量基础设施助力纾困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专项行动的通知》,通过质量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应用,统筹发挥计量、标准、认可、合格评定等要素,综合运用质量提升、登记注册、知识产权、药品监管等职能作用,部署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惠百城助万企”、“计量服务中小企业行”、小微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升级、食品生产“千企万坊”等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帮助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降低成本,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水平。市场监管部门还可以积极推动更多支持政策尽快出台,严查各类违规收费行为,进一步减轻企业负担,切实推动政策红利及时、足额传导至市场主体。
在市场主体准入准营和退出等全生命周期审批方面做减法。市场主体生下来、活得好、长得大、退得出,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各方的呵护。作为直接与市场主体打交道的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的呵护尤其重要。推动市场主体持续健康发展,就需要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尤其要深化市场主体准入准营和退出制度改革,通过“减材料、减环节、减事项、减时限、减费用、减跑动”等一系列“减法”,大力推行网上办、掌上办以及一网通办、全程网办、一窗通办等办理方式,持续优化“不见面审批”,让技术多跑腿,让市场主体少跑路,从而为市场主体的发展营造更好的营商环境,助力市场主体茁壮成长。
在市场主体质量竞争力打造方面做乘法。质量是企业的生命,市场的竞争归根结底是质量的竞争。我国1.61亿户市场主体中,个体工商户和中小微企业是“主力军”,他们在质量竞争力方面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市场监管总局今年聚焦广大中小微企业,针对质量安全监管中发现的突出质量问题,部署开展质量技术帮扶“提质强企”行动,从产品、企业、产业3个层面开展多层次、立体化帮扶,推动提升市场主体质量管理水平,提高产品供给质量。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质量技术帮扶覆盖企业超过1.8万家,其中九成以上是中小微企业。市场监管部门还需要继续聚焦稳主体,帮扶提升中小微企业质量能力;聚焦强链补链延链,帮扶提高重点行业质量水平;聚焦区域经济发展,帮扶推动重点区域质量升级;聚焦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帮扶规范新兴领域质量管理,从而增强企业质量提升的内生动力和广大市场主体的质量竞争力。
在破除市场主体发展壮大阻碍方面做除法。市场主体的发展壮大,离不开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市场监管部门一方面要继续深入实施公平竞争政策,把维护公平竞争作为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着力点,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让市场主体变大变强。另一方面,应当深入实施反垄断、反不正当竞争等方面的执法,为市场主体营造公平的竞争环境,推动平台经济规范健康发展,规范市场竞争秩序,不断增强广大市场主体发展的信心,从而服务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