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 徐建华)9月5日,市场监管总局公布了全国市场监管部门集中整治商品过度包装、“天价”月饼行动典型案例(第一批)。第一批典型案例共5个,主要集中在月饼生产销售企业不贯彻执行限制商品过度包装强制性国家标准和四部门公告要求方面(详见中国质量报微信公众号)。
近年来,商品过度包装、“天价”月饼等问题,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损害广大消费者利益,市场监管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履责、依法纠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决策部署,市场监管总局多措并举,大力纠正商品过度包装、“天价”月饼等问题。5月24日,市场监管总局批准发布《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食品和化妆品》(GB 23350-2021)第1号修改单,对月饼包装层数、包装空隙率、包装成本及混装要求作出新规定。6月7日,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发布《关于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的公告》,坚决遏制“天价”月饼,促进行业健康发展。8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关于整治商品过度包装、“天价”月饼及蟹卡蟹券等问题的通知》印发,从标准宣贯、监管执法、曝光案例、消费倡导、文化引导等方面提出工作要求。
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按照市场监管总局工作部署要求,统筹谋划、综合施策,开展了大量工作。截至8月31日,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出动执法人员近20万人次,检查经营户17万余户,围绕价格问题检查酒店、商超等市场主体3.3万余户,同时依法纠正了一批生产经营过度包装商品的行为。
《中国质量报》【遏制“天价”月饼 倡导清朗中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