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金平
当前,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直接关系经济社会大局稳定,也事关我国对外开放。那么,这次新冠肺炎疫情与食育有着怎样的内在关联?如何反思这场疫情,进而加强食育工作、促进食育的高质量发展?这是需要面对的现实问题。
如何促进食育高质量发展,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命题。其切入点是传播科学营养、安全健康的理念,关键点是运用专业的知识吃出营养、吃出安全、吃出健康,落脚点是发挥大中小学(幼儿园)的功能作用。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启示和警醒我们:加强食育工作、促进食育高质量发展箭在弦上、势在必行,亟需以食育为抓手,采取四个方面的对策举措,从源头上建构起不想、不敢、不需、不愿食用野生动物的逻辑链条和内在机制,教育引导人们吃出健康体魄、提高人体免疫力,增强抵抗疾病的能力。
一是尽快将食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国民教育体系完备,是加强食育的最佳方式。这是因为大中小幼学生群体是培育饮食习惯、培养价值观念的关键时期,也是培育终生自我食育理念的最佳时段。更为重要的,能够通过“小手拉大手”的方式,促进学生家长、进而带动社会更加关注食育,促进整个社会形成科学饮食、安全饮食的良好风尚。因此,加强食育工作、促进食育高质量发展,应将食育尽快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开设相应的必修课程,培养具有高食育素质的教师,编制食品卫生安全手册、食育教材、家长读本等。通过建设食育试验区、试点校等形式,使食育真正面向学生,面向学校,融入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以此提升大中小幼学生对食物营养、食品安全的认知水平,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让食育知识、食育思维、食育能力、食育精神走进校园、走进家庭、走进社会。
二是积极倡导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健康是吃出来的,很多疾病也是吃出来的。与饮食习惯有关的慢性疾病、“富贵病”、食源性疾病、肥胖等,都与饮食习惯息息相关。世界卫生组织曾宣布:人的健康60%取决于自身和饮食结构。食育的匮乏,甚至缺失,使人们对营养均衡的健康饮食习惯缺乏必要的认识,种种不规律、不科学、不合理的饮食习惯严重危害着国民健康。以加强食育工作、促进食育高质量发展为着力点,普及食品安全知识,有利于倡导健康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科学理性的生活方式,从而使国民坚信食育对健康的有益性,使健康的饮食方式成为一种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终生生活习惯,最终达到培养国民终生健康的身心和饮食思想观念的目的。
三是借食育之机弘扬中国传统饮食文化。见微知著,就小处看,文明用餐、节俭用餐、卫生用餐、安全用餐的用餐礼仪能够体现出一个人良好的教养、涵养、修养;从大处言,反映出的是一个民族的礼仪传承和品德素养,折射出的是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和社会风尚。加强食育工作、促进食育高质量发展,在食育中融入传统文化与就餐礼仪,弘扬感恩自然、敬畏生命的大善之心和谦恭敬让、勤俭节约的大国之道,让博大精深的中国饮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形成互渗、互融、互通的文化共育体系。
四是遵循食物自然规律是食育的内在要求。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自然赋予人类的宝贵资源。捕杀、售卖、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违背自然规律,显然不符合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加强食育工作、促进食育高质量发展,不仅仅是要倡导良好的饮食习惯,更重要的是倡导一种敬天惜物的主流价值观,充分认识食用野生动物的健康风险,摒弃愚昧落后的饮食文化,深刻反思我们饮食观念里的误区和陋习,弘扬和发展科学健康的饮食文化,提升国民健康素质。
(作者为江西省政协常委、南昌师范学院教授)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