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引领 优质化服务
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标准化建设成绩斐然
□ 黄小军
近年来,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场监管局牢固树立高质量发展理念,发挥标准支撑引领作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成效明显。
截至2022年6月底,该局参与制修订国家标准11项、行业标准3项、云南省地方标准72项,制定发布地方标准118项,指导相关行业协会、社会团体制定发布10项团体标准,建有各级各类标准化试点基地31个,有250家企业累计公示1899项企业标准,为提升当地产品质量和产业综合竞争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党建标准新突破 工业强州新创举
按照“立足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思路,该局全面推行“党建+标准化”发展模式,指导建成宾川县鸡足山镇基层党组织建设标准化试点省级示范项目,建立起基层党组织可遵照执行、上级党组织可考核监督的标准体系,实现了“县—乡—村—组”四级联动教育培训模式,成为全县首家开设的村内远程教育系统。
另外,该局积极培育“红色传承”品牌,指导祥云红色教育服务标准化试点项目成为该县首个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建立以标准化为基础保障的党性教育现场教学服务新格局,入选中共云南省委高校工委云南省第一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示范基地。
在大理大力治理保护洱海的大背景下,该局指导工业产业转向重点发展数字经济与智慧城市建设。2021年11月,在第一届中国新型智慧城市建设峰会上,大理“城市大脑”项目从全国226个案例中脱颖而出,入选标准化支撑政府数字化转型全国典型实践50强案例。同时,该局积极引导和鼓励企业推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标准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提升产业和企业竞争力。
深化改革增效能 乡村振兴添动力
按照《团体标准管理规定》和“市场主导、政府引导、创新驱动、统筹协调”的基本原则,扩大团体标准试点范围。该局结合本地实际情况,指导相关协会团体发布了《绿色食品 宾川葡萄生产技术标准》《绿色食品 一马平川青花椒》等10项团体标准并完成了自我声明公开工作。
截至2022年6月,大理共有250家企业在全国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公示1899项执行标准,涵盖3247种产品。通过实施企业标准“领跑者”制度,以标准引领带动生产领跑、消费领跑,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云南大理神农饲料有限公司入选云南省第一批企业标准“领跑者”名单。
该局充分发挥标准化的支撑引领作用,持续坚定打好“绿色食品牌”,大力加强农业地方标准体系建设,创建了一批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特色县。同时,该局积极参与优质牧草生产、花卉栽培等57项云南省地方标准的制修订,主导了67项农产品生产大理地方标准制修订,指导建成8个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和8个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此外,大理还在全省率先打造了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鸡足山镇美丽乡村建设标准化试点,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标准样本。
民生消费新发展 生态文明新亮点
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场监管局深入推动社会治理标准化服务提质增效,大理市人民政府政务服务标准化试点被列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试点项目。制定《大理州政务服务实体大厅运行管理规范》和《政务中心窗口和人员评优规范》两项大理地方标准,优化服务流程,简化办事环节,提高行政效能,以标准化支撑基层政务服务规范化。制定《县级城市市容管理 环境卫生》等4项云南省地方标准,持续推进社会综合治理标准化工作。
另外,该局积极促进社会消费型标准化服务提质增效。云南下关沱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申报了大理第一个也是云南省唯一一个国家级消费品标准化试点项目,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
在助力生态文明建设方面,该局不断探索实践,不断总结提升,制定33项兼具先进性和实用性的地方标准,强化标准支撑,落实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措施,在全省率先制定实施《洱海流域水稻生态种植技术规程》等11项洱海流域主要农作物生态种植技术规程,制定实施《分散养殖畜禽粪便一体化避雨堆贮设施建设技术规范》等大理地方标准,为打赢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提供标准支撑。
同时,该局积极协助鼓励云南顺丰洱海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不断总结经验,起草制定《高原湖泊流域畜禽粪便综合利用(第1~3部分)》,对有效保护高原湖泊生态环境作出积极贡献,获得2018年云南省标准化创新贡献奖。
标准化发展和能力建设离不开标准化教育的发展和人才培养。近年来,大理在融入国家战略、强化政校合作、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方面一步步探索实践。2020年,经国家标准委批准,大理大学成立了标准化学院,为促进国家标准化建设和区域国家标准化合作,加强标准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及工作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大理白族自治州市场监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大理将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有关部署及《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规划,结合该州建设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旅游名城,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示范区的目标,积极实施标准化战略,依法深化标准化改革,瞄准国际标准提高水平,以高质量的标准体系服务当地走好以绿色为底色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