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胡立彪
在一些社交平台,总能看到大量推介美食的“种草”笔记。这些笔记图文并茂,颇具诱惑性,让人跃跃欲试。近日,有媒体在多个美食推荐平台搜索发现,有不少消费者吐槽,其被宣传图片或者文案吸引到店打卡,结果发现实物很差,与图文严重不符。
图文不符,一方面是指“种草”文案中的美食图片使用了滤镜等美图工具,让食物看起来“活色生香”,更加新鲜美味、有质感,产生非常强的视觉冲击力;另一方面,是指有的商家或美食博主在推介美食时用一些夸张的容器盛装食物,比如用4公斤的桶装椰子水,用泡菜坛子装面条和小龙虾等,给消费者制造食物分量十足的感觉。
去年10月,有社交平台通过“滤镜景点”进行“种草”遭舆论批评。现在部分美食平台以“滤镜美食”搞营销,手法与“滤镜景点”类似,目的也是以过度美化吸引流量。有评论者指出,如果美食平台中的推介文案是消费者个人的体验分享,其中的图片作了美图处理,但仅是为了好看,不带有营销目的,一般不定性为虚假宣传。而“滤镜美食”的炮制者为商家、美食平台或利益相关者,其行为目的是对商品或服务进行介绍推荐,则这种行为属于商业广告。根据《广告法》规定,广告应当具有可识别性,能够使消费者辨明其为广告;通过大众传播媒介发布的广告应当显著标明“广告”字样,与其他非广告信息区别。现实中许多“滤镜美食”宣传并未标明“广告”,且存在实际食物与图文严重不符的情况,这就涉嫌虚假宣传、消费欺诈,有关部门可依据《广告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法律相关规定对其进行查处。
据媒体调查,目前不少社交平台存在刷评论、刷点赞及代写、代发等违规行为,原本用来分享好物的“种草”笔记,变成了对消费者的诱导误导,还形成了一条评论营销灰色产业链。以餐厅推介为例,有卖家表示可以提供从代写到博主发文“一条龙”推介服务。为了规避监管,这些卖家还玩儿一些花活,把广告包装得“不像广告”。如有商家传授营销“诀窍”,称在进行营销推介时,要“从个人体验出发,一定要软(广)”“用表情符号提升文章阅读性”等;有“教程”提供方法称做软植入时要“加入攻略和避坑指南”,从而显得较为客观,同时还“指导”如何避免软广被平台官方屏蔽等。
美食推介等评论营销乱象已经引起社交平台重视。去年某平台被曝光存在“滤镜景点”等问题后,不少平台开始加强对推广类内容的审核,出台了一些治理措施。但目前看来,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在搜索引擎搜索关键词“代写”,会出现某某平台招聘代写、代发的招募帖。这说明,代写、代发笔记仍有一定的市场需求。知情人士称,如今部分从事餐饮、美容护肤等行业的中小企业,为了推广产品、打开市场及提高知名度,选择把社交平台当作营销突破口,而这也成为助推平台衍生出违规代写产业链的一环。
诚信是市场经济之基,是企业立身之本。“滤镜美食”“滤镜景点”等“种草”推介,在短期内可能会收到一定的宣传效果,但从长远来看,注水宣传总会被揭穿,不仅会败坏消费者的消费体验,还会对商家的信誉构成反噬,进而影响商家的发展。商家只有诚信守法经营,把主要精力放到提升产品和服务质量上,让消费者获得真正的实惠和良好的消费体验,才能提升品牌美誉度,促进自身和平台健康发展。
而要从根本上治理美食推介等评论营销乱象,还需要政府部门和相关平台共同发力。首先要完善法律法规,对为产品或服务作推介的“种草”文案的法律属性进行厘定,划清相关主体的法律责任,并明确罚则。在此基础上,市场监管部门要联合相关平台,对各种“种草”文案中存在的虚假宣传问题进行排查整治,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积极收集问题线索,对查实的问题依法处罚、曝光,落实整改措施,发布消费警示,以维护经营秩序,净化市场环境。
《中国质量报》【热点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