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精神 矢志创新
中国计量院第十四届科技周活动顺利落幕
□ 石亚楠 本报记者 史玉成
8天、10余项活动、20余场主题报告、超2000人次参加……前不久刚落幕的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计量院”)第十四届科技周,以“筑梦计量 精创未来”为主题,围绕创新发展的两翼——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重点突出前沿、国际、科普、产业等时代特色,开展了一系列的高质量学术活动。
“当前我国科技创新正处于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我国科技界将以改革促创新,以创新促发展,加快实现向科技强国的战略性转变,如期实现由‘规模发展’到‘高质量发展’再到‘引领性发展’的战略转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院长白春礼受邀以“科技发展态势与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为题作报告,揭开了本届科技周的序幕。
另一位“重磅级”嘉宾——中国工程院院士樊邦奎围绕低空经济的主题,从低空经济发展战略、低空经济发展特征及发展低空经济的抓手措施三方面展开深入洞察和专业探讨。在樊邦奎看来:“低空经济具有交通范式的变革、数字经济的业态、传统产业的赋能、空域管理的挑战等特征。未来的低空经济产业一定是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服务化的结合。天空更加繁忙的一天,不可避免地将要来临。”
此次活动中,令记者印象特别深刻的板块是“计量科技基础前沿报告”,可谓创新火花碰撞不断。中国计量院多位资深专家围绕量子科技、时间频率计量、温度计量、天基红外遥感、核酸组学计量、质谱仪发展等主题作报告,集中展示了当前计量科技最新进展和硬核成果,共同探讨未来趋势。
“新的量子效应将带来新的溯源路径,基本单位与导出单位关系将面临重构。”中国计量院副院长、研究员屈继峰在报告中分享了量子科技前沿动态和计量需求,以及国际同行在计量支撑量子科技方面的提前布局。
光钟,是一种稳定度极高的原子钟。第二十七届国际计量大会计划于2026年提出利用光钟重新定义国际单位制(SI)“秒”的具体路线,并将在2030年作出最终决定。中国计量院研究员房芳介绍了中国计量院在光钟方面最新研究进展,以及秒定义修改准则和条件。
当前,多组学已成为生命科学前沿领域最重要的研究工具之一。中国计量院研究员董莲华用生动的语言重点讲述了生物医学“度量衡”新体系——“中华家系1号(Quartet)”多组学标准物质的研究进展。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SI变革直接推动国际计量格局重构,计量科技发展进入关键转型期。来自中国科学技术交流中心的有关负责人就国际科技合作重大专项进行政策解读。中国计量院研究员王健、林鸿、熊行创、张庆合分别报告了力学、温室气体、计量数字化、食品安全等关键计量领域的前沿国际动态。
本届科技周期间,科普讲座、互动科普、走进实验室等丰富多彩的科普活动密集开展。
科学巨匠钱学森先生生前秘书、原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综合局大校顾吉环受邀以“弘扬钱学森的科学家精神”为题作报告,深情地讲述了钱学森胸怀祖国、服务人民的感人事迹。中国计量测试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马爱文以“品味计量与人生”为题,从计量单位、计量历史、社会需求、未来发展等角度,结合大量诗词、历史故事,带领与会者品味计量中的历史、文化以及人生哲学。来自北京市昌平区十三陵中心小学的几十名师生走进放射性核素计量、消声、眼科光学实验室,近距离了解核技术在医疗、健康、环保等领域的重要作用,切身感知声音是如何变小和消除的,学习如何预防近视眼发生等有关的计量知识,在充分的互动体验中尽享计量科学的奇妙和美好。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科技创新处于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计量是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的重要支撑,成为孕育科技创新的“种子”和驱动科技进步的“引擎”,将为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重要支撑。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