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唐志红
近日,上海市市场监管局举办以“市场监管服务绿色低碳供应链”为主题的第二届上海国际碳中和博览会同期活动。活动现场启动上海市“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发布首批11项产品种类规则(PCR)采信清单、发布长三角双碳信息披露平台建设成果、发布上海市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能耗状况白皮书,为上海市推进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助力。
“产品碳足迹认证”让全产业链碳排放核算更精准。上海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产品碳足迹认证”是由取得专业资质的第三方认证机构依据相关标准,对企业生产经营整体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管理能力及具体产品排放量、清除量等进行核查验证,并出具认证证书的合格评定活动。该项认证使产品从生产、贮存、运输、流通直至报废的碳排放都“有迹可循”, 将促进企业更好规划产品生产模式、及时调整发展方向,在可持续发展、绿色低碳发展道路上走得更稳、更远。据了解,上海市市场监管局将率先在钢铁等重点行业推动“产品碳足迹认证”试点。为解决产品碳排放的核算应当算什么、怎么算以及如何算得准等关键问题,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指导长三角绿色认证联盟编制了“产品碳足迹认证”通则,并配套发布了包括钢铁、“新三样”等重点出口产品以及家具、巴氏杀菌乳等民生消费品在内的首批11项产品类别规则(PCR)采信清单,为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准确对接国际标准和规则提供保障。
“长三角双碳信息披露平台”让信息更透明。该平台由上海市市场监管局指导长三角绿色认证联盟发起建立,实现企业申请、碳核算、第三方核查、报告、证书的一体化管理。所披露信息可以让企业更精准地了解碳排放实际情况,进而打通重点行业、产业链上下游双碳信息的互信互认,逐步推动形成双碳信息结果广泛采信、应用场景丰富的认证服务链,为加快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实现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强有力支撑。自今年4月启动以来,该平台已上线组织碳和产品碳数据近千条,涉及汽车、钢铁等多个重点领域。
“能耗状况白皮书”为产业转型发展提供了“指路牌”。准确计量是实现温室气体排放“可测量、可报告、可核查”的重要保障。数据显示,2023年,上海市重点用能单位能耗在线监测系统接入用能单位总量达到999家,接入关口在线器具数量42161台件。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