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
您当前位置: 新闻中心>>中国质量报>>第二版>>

市场监管总局及有关部门明确质量融资增信要素范围

2024-06-18 14:47:58 中国质量报

本报讯 (记者徐建华)“质量融资增信要素是文件的创新之处,也是贯通整个质量融资增信工作的关键所在,决定了质量融资增信的成效。”6月14日,在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2024年第二季度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张蕾蕾在回答本报记者提问时指出,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主要有质量信用、质量管理、质量品牌、质量基础和质量创新5个方面。

张蕾蕾指出,质量信用主要包括企业的质量信誉评价、信用信息以及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等情况,是企业经营稳定性的体现;质量管理主要包括企业的质量管理模式和方法、首席质量官的设立以及获得的政府质量奖等,是企业的质量保障能力和长期盈利能力的体现;质量品牌主要包括品牌的价值、知名度和影响力,是企业市场竞争力影响力的体现;质量基础主要包括企业在计量、标准、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方面的能力和资质,是企业基础实力的体现;质量创新主要包括企业的技术创新、质量攻关成效以及科技成果转化等,是企业未来发展潜能的体现。

张蕾蕾表示,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国人民银行、金融监管总局联合印发的《关于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通知》,对如何运用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作出了系统部署。一是明确信息内容。确定质量融资增信要素时,一方面要考虑为各地开展质量融资增信工作提供有效支撑,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各地工作基础存在的差异,需结合地方产业发展情况和企业融资需求细化具体质量要素指标,确定本区域质量融资增信要素清单和信息事项,规范信息格式和需要采集信息的内容,并给出信息释义。二是推动信息共享。各地要对照质量融资增信要素范围,在依法依规确保数据安全的前提下,建立质量要素信息共享通道和相应工作机制,把企业名单和质量融资增信关键信息共享给相关的金融机构,提高信息采集效率和精准度,推动解决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质量信息不对称问题。三是建立评价体系。遵循市场化、法治化的原则,鼓励金融机构深入挖掘和利用质量融资增信要素信息,将其纳入对企业信贷评估和风险管理模型中,建立综合评价体系,提高金融机构质量融资增信评价能力。

《中国质量报》

(责任编辑:莳伊)
最新评论
声明:

本网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质量新闻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质量新闻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若需转载本网稿件,请致电:010-84648459。

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质量新闻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他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不代表本网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直接点击《新闻稿件修改申请表》表格填写修改内容(所有选项均为必填),然后发邮件至 lxwm@cqn.com.cn,以便本网尽快处理。

图片新闻
  • 界面革命:长城汽车以美观和功能性重 ...

  • 大马力与低油耗如何兼得?且看福特蒙 ...

  • 不负好时光 海上耕作忙

  • 君乐宝发布首款经临床验证A2奶粉

  •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方家镇水池村大力 ...

最新新闻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