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航天局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
嫦娥六号实现“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
本报讯 (记者 徐建华)6月27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简称“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有关情况。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卞志刚在发布会上表示,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即突破了月球逆行轨道设计与控制技术、月背智能采样技术、月背起飞上升技术,实现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面自动采样返回,再次创造了中国航天的世界纪录。
6月25日14时07分,嫦娥六号返回器携带人类首份月球背面样品,精准着陆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回顾过去的3个多月,全国人民心系嫦娥,一路守望。3月20日,鹊桥二号中继星发射,提供月背中继支持。5月3日,长征五号遥八运载火箭准时点火,成功将嫦娥六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历经地月转移、近月制动、四器两两分离、平稳落月、钻表取样、月面起飞、交会对接、样品转移、环月等待、月地转移、再入回收11个阶段53天的挑战,嫦娥六号终于满载成果返回地球。
卞志刚指出,嫦娥六号实现世界首次月球背面采样返回的壮举,举国振奋、举世瞩目。这是一次探索之旅。月球背面的地质结构、物质组成以及宇宙早期环境充满神秘。此次嫦娥六号选择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东北部阿波罗撞击坑边缘,这是月球上已知最大、最深、最古老的撞击坑。科学家对从此处钻取和表取的月球样品开展研究,有望发现更多太阳系和月球演变等重大科学奥秘。这是一次创新之旅。嫦娥六号任务是中国航天史上迄今为止技术水平最高的月球探测任务,实现了“三大技术突破”和“一项世界第一”。同时,月面展示国旗所用的“玄武岩纤维”新材料、智能移动相机等新技术,也可广泛应用于国计民生领域,推动航天创造美好生活。这也是一次合作之旅。此次任务与欧空局、法国、意大利、巴基斯坦开展了4个科学载荷的合作,获取了珍贵的第一手科学数据;开展了测控领域的协同合作。
“嫦娥六号在月球背面实行采样返回,在整个研制之初,研制团队就意识到难度非常大,挑战和风险也非常大,包括月背的地形地貌非常复杂。我们在月背采样的时间要求也是非常高的。在月背起飞的时候,地面是没法支持的,主要是测控有轨道相关计算,为此我们团队突破了包括月球逆行轨道的设计与控制、月背智能采样、月背自主起飞等相关关键技术,实现了可靠、安全的月背采样返回。”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林益明透露,为保障任务圆满成功,我国采取了相关措施——首先,在设计的时候是基于系统工程技术的方法开展了探测器综合集成和优化设计。其次,在研制过程中强化了风险识别与控制,保证了探测器的产品高质量高可靠。特别是围绕嫦娥六号任务的特点,运用航天产品保证的方法,对整个技术和管理进行全面的风险识别与控制。同时,充分发扬航天精神的优良传统,坚持零缺陷管理质量理念,严慎细实的工作作风,运用航天过程的质量方法,工作中不放过任何一个疑点、任何一个隐患、任何一个问题,实现了第一次就把事情做对、做好的目标,飞行过程当中大概有上千个动作全部精准实施到位。第三,在深化实施精益质量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高质量保证了任务的圆满完成。航天科技已经构建了一套架构科学、流程优化、协同高效、持续改进的精益质量管理体系,通过全员、全要素、全过程、全数据的质量管理,以及包括组织级的把关,独立评估、可信构造和确认等相关活动,确保了以探月工程为代表的重大专项高质量、高效率圆满完成。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