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 波
当前有不少主播以珠宝文玩的高回报率等为由,诱导消费者下单囤货。很多老年人沉迷此类收藏品直播间,对买收藏品能发大财深信不疑,不惜花光养老金,即使贷款也要消费。
(6月24日《法治日报》)
在数字化浪潮中,网络直播消费已成为众多老年人生活的一部分,为他们的生活带来了欢乐与便捷。然而,近年来,个别收藏品直播间的诈骗行为,却如同一只狡猾的“黑手”,悄悄伸向了老年人群体,将他们卷入了一场场精心设计的骗局。
很多老年人面对网络这一新兴事物,有时显得较为生疏和缺乏判断力。一些不法主播正是瞄准了这一点,用虚假的古董珠宝等所谓的“收藏品”为诱饵,进行欺诈活动。他们虚构事实,夸大宣传,使老年人误以为购买这些“宝贝”就能发大财,不惜投入全部养老金,甚至贷款消费。当这些老年人沉浸在“发财梦”中时,那些不法主播却在背后暗自窃喜,一旦钱款到账,他们便注销平台账号,消失得无影无踪。
这些不法行径,严重损害了老年人的合法权益,也扰乱了网络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面对这一问题,必须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将深陷在收藏品直播间的老年人拉出来,守护老年生活的“清朗”。
首先,要增强老年消费者对网络直播诈骗行为的辨识能力。喜爱观看直播的老年人群体,应在子女的帮助下,加深对网络直播技术、第三方支付手段等相关知识的了解。通过学习和交流,更好地识别直播间的真假信息,避免被不法主播蒙蔽。
其次,要明确平台监管责任,对各类诈骗信息进行及时监测预警。直播平台应当加强对主播的审核和管理,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通过技术手段如关键词捕捉和内容识别等,提高甄别诈骗行为的能力,及时封禁违规直播间,切断诈骗行为的传播途径。
此外,公安、检察等机关也应当协同构建犯罪惩治防范体系,加大对网络直播诈骗行为的打击力度,对涉嫌犯罪的主播和团伙进行严厉打击和处罚。同时,还应当加强对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网络直播诈骗的认识和警惕性,共同铲除直播诈骗的滋生土壤。
网络直播如同一片沃土,孕育了无数的可能与机遇,但同时也滋生了一些杂草。司法机关、执法机关、网络平台以及广大网友应共同努力,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网络环境。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