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全国乘用车零售同比微增
新能源车走势好于车企预测
本报讯 (记者岳 倩)日前,乘联会公布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分析报告。数据显示,6月我国乘用车市场零售销量为176.6万辆,同比下降 6.7%,环比增长3.2%。其中,常规燃油车零售91万辆,同比下降27%;新能源市场零售85.6万辆,同比增长28.6%。上半年,乘用车累计零售984.1万辆,同比增长3.3%。其中,常规燃油车零售573万辆,同比下降13%;新能源零售销量411.1万辆,同比增长33.1%。伴随销量的增长,新能源汽车6月的零售市场渗透率达到48.4%。
乘联会分析称,近几年新能源车技术不断创新、新品竞争力不断增长,在油电不同税、不同权的背景下,新能源车高增长、燃油车负增长的趋势日益明显。随着国家以旧换新政策执行细则的出台,地方新能源补贴政策的逐步实施,社会积蓄的消费购买力在5-6月有所释放,推动新能源车半年末行情走强,走势好于车企预测。
随着自主品牌在新能源领域的持续发力,其市场份额也在持续增长。自主品牌6月零售103万辆,同比增长10%,环比增长5%。当月自主品牌国内零售份额为58.5%,同比增长9.3个百分点;2024年自主品牌累计份额57%,相较于去年同期增加7个百分点。
合资品牌虽然已经加快电动化步伐,但实际效果并不突出。6月主流合资品牌零售量为48万辆,同比下降27%,环比下滑1%。其中,德系、日系、美系的零售份额分别为18.6%、14.3%、6.3%,同比分别下降2.6%、3.5%、2.9%。
根据乘联会公布的国内车企零售销量榜单来看,市场竞争压力巨大。10家厂商仅3家实现增长,包括比亚迪、吉利、奇瑞,其中奇瑞同比增长达53.6%,而一汽-大众、上汽大众、长安汽车、一汽丰田等厂商均出现下滑。有业内人士认为,合资品牌整体表现不容乐观,是燃油车销量大幅下滑的主要原因。以南北大众为例,虽然一汽-大众(含大众/奥迪/捷达)销量仅次于比亚迪汽车,为13.3万辆,但同比下滑25.5%。上汽大众(含大众/奥迪/斯柯达)销量排名跌至第六,为8.3万辆,同比下滑15.9%。
汽车出口延续去年强势增长特征,但产品结构和国内相反。6月乘用车出口(含整车与CKD)37.8万辆,同比增长28%,环比持平。6月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的21%,较同期下降3%。得益于车企对南美、俄罗斯等市场的开拓,燃油车出口同比强势增长31%,在海外市场表现远强于国内市场。
报告还显示,库存方面,由于6月厂商生产相对谨慎,但批发冲量,形成了厂商产量低于批发3.5万辆,而厂商国内批发高于零售2.4万辆的半年末渠道加库存走势。由于合资车企持续去库存趋势,其近期总体的生产较为谨慎,上半年厂商库存下降17万辆(去年同期下降7万辆),国内渠道库存下降33万辆(去年同期下降13万辆)。
《中国质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