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玉林
塔克拉玛干大漠孤寂荒芜,腹地极度干旱,有“生命禁区”“死亡之海”之称。沙尘暴常常在这片33万平方公里的大漠肆虐横行。这里难觅人烟,深地一号、顺北5号联、顺北6号联等工地旁的沙面温度有时高达70℃~80℃,银沙刺眼。
然而,这里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如倔强的胡杨,深深地把根扎入这片厚土,始终坚守着忠诚守护工程生命线的那份信念。
他们就是石油化工工程质量监督总站(以下简称“总站”)胜利监督站新疆项目组。从祖国东部的黄河入海口来到新疆沙海,这个监督组多次荣获总站优秀监督组、西北油田质量管理先进单位等称号。其员工也获得总站明星员工、抗疫工作先进个人、西北油田质量卫士等荣誉。
党员干部一线轮值
守护工程质量
“新疆的工程项目种类多、投资大、要求严、危险性高,怎样保障项目质量?党员干部一线轮值是个有效举措。去年,我们获评总站劳动竞赛金牌单位,驻疆党员干部切实起到了‘领头羊’作用。”胜利监督站党支部书记王辉说。
为缓解人员少、项目监督任务重的矛盾,胜利监督站深化“技术提升年”活动,以党员干部一线轮值为抓手,在新疆成立大漠党员突击队,通过比作风、比技能、比业绩,让党员带头查质量、查安全,把一个人“掰”成多人用。他们通过搭舞台、强运行、严考核、抓提升,让荒漠有了监督主心骨,先后顺利完成西北油田顺北5号联、顺北6号联、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以及深地工程顺中41斜井配套管道等多个项目的质量监督、抽检复测任务。去年以来,全监督站参与一线轮值的党员干部达39人次,承担在监项目128项,查出各类质量问题2621项,完成监督产值近3000万元。
秉承“技术一流、质量一流、服务一流”的理念,前不久,新疆项目组新开拓了新疆石油若羌油库改造工程以及中石化天然气分公司西北天然气销售中心、克拉玛依市富城能源、新疆蓝壳洁能环保等单位的质监业务,拓宽了市场,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传承胡杨精神
严格把关质量
“这个产能建设项目的防火涂料含室外型20吨、室内型8吨,未履行进场报验手续,且复检报告未出结果。对此问题,质监组已下达了通知单,今天按要求对你们进行约谈。”新疆项目组监督组长高红娟严肃地对项目施工方、监理方说。把监督触角延伸到原材料领域、设计环节,是项目组的重点工作。“沙漠里更要严、细、实,质量问题一丝也不能放松。”她说。为了做到这一点,监督组自发采取“每日一问、每周一学、每月一考”的模式,加强基本功训练。
由于位置荒凉、交通不便,大漠腹地的工程项目监督难度大。顺北6号联位于沙漠中央,高德导航显示,从新疆项目组库车驻地到那里,单程需要7小时37分。项目建设前期,工地缺食、缺水、缺住的板房,监督工程师质量巡检只能当天去当天回。“去之前在盖孜库木乡加满油,回来时车还要加一次油。路上经常没有手机信号,我们在后备厢备两三天的水和方便面,就怕车辆路上趴窝。总站得知情况后,以最快速度给我们配了卫星电话等设备,解决了大问题。”新疆项目组党员张德勇说。
“业务不熟干不了,胆子不大干不了,没有情怀干不了。”新疆项目组负责人韩义强这样评价在新疆的质量监督工作。
新疆项目组下设3个点,每个点都有1至3名监督工程师。那一排排整齐的工程档案,无声地展示着他们的工作业绩。“新疆是我的第二故乡。还有1年我就退休了,我要站好最后一班岗……”项目组的党员薛英说。
“塔河油气田这个点,方圆15公里连个像样的超市都没有。白天赴工地检查,晚上查阅标准、整理档案,也是排遣寂寞的一种方式。”每年驻守新疆近300天的监督工程师褚岿巍跟大家打趣。
在库车的项目组驻点,一块写着“发扬无畏精神、磨砺顽强斗志、秉承浩然正气,忠诚守护工程生命线”的胡杨精神展板格外醒目。“项目组胡杨精神就是石油精神、石化传统在大漠质量监督工作中的延伸。”项目组参与轮值的党员生庆林解释道,“我们要把这种精神传承下去,落实到工作中。”
锻造“烈火真金”
培养人才队伍
6月12日,库车阳光明媚,微风习习。胜利监督站青年党员贺祥彪带队对库车绿氢示范工程进行一丝不苟的交工验收。近年来,胜利监督站优先选派青年骨干前往边疆一线大项目历练。项目组聚焦“缺什么练什么”,鼓励青年骨干积极参加“人人上讲台”“师带徒比武竞赛”等活动,让基本功训练更贴近实际、贴近生产。去年12月,贺祥彪通过竞聘成为监督副主任师。在5月“忠诚守护生命线”劳动竞赛中,他应用无人机巡查工程质量,并撰写4个典型问题分析案例,利用智能单兵“随手拍”上传7个问题视频,总成绩在总站排名第一。
一花独放不是春。在党员一线轮值的示范带动下,昔日沙漠禁区成为了今日“人才高地”。2022年以来,胜利监督站6名职级晋升的人员,全部拥有新疆一线监督的经历。来新疆项目组轮值的“沙漠玫瑰”也增加到5人,为大漠戈壁增添了不一样的色彩。新疆项目组因地制宜开展“心天地”家文化建设,经常组织员工在周末开展包饺子、炒菜比赛等活动,营造拴心留人的良好氛围。
“真远真险真艰苦,真拼真干真英雄”“我以我心护质量,我以血汗铸安全”。在广阔的新疆沙漠腹地,新疆项目组的质监人用心血和汗水、用理想和信念,铸起一座时代丰碑。
《中国质量报》 【工程质量监督护航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