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崇年
近日,记者前往北京市东城区和西城区探访。其中,东城区通过打造智慧养老一体化数字平台,以智能引擎、智能计算、数据协同技术为支撑,建立了“区—街道—社区—家庭”四级养老服务体系,实现互联互通、需求服务精准对接,同时对养老服务实施全对象、全流程、全要素监管。尤其是通过该平台,实现了对全区4535张养老家庭床位的全面监测。
(据7月14日《北京青年报》)
不断完善养老服务,让智慧养老服务更精准。智慧养老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可更好满足老年人的多样需求。当前,智慧养老服务逐步进入养老机构、进入社区、进入家庭。社区在养老服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引进市场力量建设了很多养老驿站,为老年人提供日间照料和托管等服务。“智老化”“适老化”改造成为城市更新重点项目,数字技术创新与城市治理场景不断融合,有力推动了养老事业高质量运行和养老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了老年人群体的生活幸福感和老年人家庭的整体生活品质。
随着人口老龄化加剧,如何加快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成为考验社会基层治理的一道“必答题”。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优化孤寡老人服务,推动实现全体老年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养老产业关系千家万户,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一环。《中国老龄产业发展报告(2021—2022)》显示,截至2022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达到2.8亿人。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社会对老年人特别是失能、半失能老人医疗护理和长期照护的需求十分迫切。
让智慧养老变“享老”。养老既是家中要事,也是社会大事,涉及亿万家庭幸福和百姓福祉。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97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21.1%;65岁以上的老年人达2.17亿人,占总人口的比重为15.4%。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增进老年人福祉,智慧养老势在必行。
智慧养老服务,让老人生活更便捷更智慧。随着人工智能、云计算等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智慧养老产业也逐步成为养老服务发展的新引擎。对于居家养老的老人,尤其是失能失智的老人而言,常面临突发意外难发现、多样性需求难满足、陪护费用高等难题。为此我国多部门多举措开展“智慧助老”行动,得到各地的积极响应。在传统养老服务模式的基础上,不断借助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科技手段,为辖区老人构建丰富的养老服务数字化场景,让养老服务更加便捷化和智慧化,让养老服务触手可及,让辖区长者能够享受健康高品质的“夕阳红”生活。
加快智慧养老产业发展,提升老人幸福感。推进智慧养老是构筑美好数字生活的应有之义,也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抓手。随着我国老龄化的加深,互联网对生活的深度嵌入,有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被隔离在外。如何让老年人体会到科技的便利,减轻他们的“被时代遗弃”感,这是互联网时代管理者们必须要面对的一道考题。答好这道考题,需要制度设计更具前瞻性、包容性,也需管理者更具智慧与同理心。顺应这一社会发展趋势,精准解决养老需求与产品服务供给不平衡的问题,让更多智慧科技赋能养老产业,满足多元化养老服务需求,以高标准、高质量服务持续提升养老服务水平,不断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中国质量报》